關於延遲退休-中國民生調查報告
關於延遲退休-中國民生調查報告
針對社會熱點話題延遲退休政策的輿情調查顯示,從整體上看我國居民對延遲退休政策認可度較低,52.2%的受訪者持反對態度。專家建議,在設計政策時,應區別對待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員工的退休年齡,採納彈性退休制度作為測試和過渡。
半數人反對延遲退休
民調藍皮書是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社會調查中心打造的“中國民生調查資料庫”的一部分。2013年10月—12月,調查中心針對中國35個城市居民展開電話調查,累計獲得8500多份有效樣本,涵蓋綜合民生、幸福感、教育、食品安全、生態環境、醫療、社會保障、熱點話題、專題研究等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從整體上看我國居民對延遲退休政策認可度較低,52.2%的受訪者持反對態度,其中25.2%的.受訪者“比較反對”,27.0%的受訪者“很反對”。調查以1—5分代表從“很反對”到“非常支援”,不同職業、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的受訪者打出的分數存在差異。其中,女性(平均2.36分)對延遲退休政策的平均支援度顯著低於男性(平均2.56分);年齡在30-45歲受訪者對該政策的支援度低於其他年齡段受訪者,平均2.29分。
企業職工支援度最低
企業職工對延遲退休政策的支援度最低,平均僅為2.24分,其次為公務員(2.28分),事業單位在編人員(2.52分)對政策的支援度高於事業單位非在編人員(2.37分);大專、大學本科學歷者的平均支援度低於其他文化程度受訪人群,分別為2.25分、2.27分;月收入800元以下的受訪者群體對延遲退休的支援度最高,達到3.04分,10000元以上的受訪者群體支援度最低,為2.26分。
居民對政策有誤解
報告分析,高比例反對者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該政策的實施確實會給居民自身或者社會整體利益帶來一定程度損害;二是居民對該政策的實施辦法存在誤解,認為退休年齡將會在短時間內延長3—5年。因此,報告建議政府應將“設定合理等待期”、“小步慢走”等政策向公眾解釋清楚,以消除誤解。
報告提出,從世界經驗來看,推行延遲退休政策應該是我國今後發展的必經之路。為此,報告建議現階段政府應當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員工的工作性質及特點進行區別對待,設計出有差異的退休年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