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屬於誰》教學設計和反思

《地球屬於誰》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旨是幫助學生了解關於世界的一些情況,知道在不同環境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群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形成關愛自然,感激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透過“做一名地球衛士”的主題學習,讓學生知道地球不僅屬於人類,也屬於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只有保護生態環境,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才能真正形成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學情分析:

  同學們透過各種途徑瞭解了許多關於動物滅絕的資訊,觸目驚心。對於簡單的食物鏈知識也有所瞭解。但沒有系統的進行探究,還沒能形成應有的對自然 界的正確態度。

  教學目標:

  1、學習簡單的食物鏈知識。

  2、初步瞭解物種滅絕的事實。

  3、理解自然界不同事物之間普遍的相互依賴關係。

  4、思考並且形成人類對於自然界的正確態度。

  教具準備:

  1、課前學生查詢有關動植物滅絕的資料。

  2、教師準備一些有關動植物滅絕的資料。

  3、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定懸念,引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人類生活在什麼地方?除了人類,地球上還有什麼?

  地球不光哺育著我們人類,同時還養育著地球上的萬事萬物,那麼地球應該屬於誰呢?板書:地球屬於誰。

  二、瞭解地球現狀

  1、請學生朗讀教科書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2、以地球主人自居的人類,認為可以隨意的對待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於是開始隨心所欲的捕殺和砍伐。

  演示課件:苦笑的地球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學生觀看課件之後,根據老師的提問,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

  3、我們的家園已經遍體鱗傷,地球上的許多生靈已遭塗炭,我們再來看一組令人深思的數字。

  請學生朗讀教科書《令人深思的數字》

  4、看到這些數字你想說些什麼?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5、請同學把課前蒐集的關於動植物滅絕的情況及原因資料拿出來,進行交流。

  三、認知食物鏈

  1、是啊,無論哪一種生物滅絕了,那麼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將產生巨大的連鎖反應,最終會影響到我們人類。因為各種有生命的物體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那就是食物鏈關係。你們知道什麼是食物鏈嗎?

  2、課件演示食物鏈

  學生思考,看課件什麼是食物鏈,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3、找出圖中有哪些食物鏈 學生進行食物鏈的尋找,交流

  四、昇華主題

  同學們,透過今天的學習,你覺得地球應該屬於誰?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破壞環境的'嚴重危害,我們應該怎麼辦?

  學生髮表觀點,總結本課的主題,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反思:

  教學本課,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提前佈置學生透過查閱有關圖書、看電視等途徑蒐集一些有關地球的資料,課堂上,我讓學生透過交流,使學生感受到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已經造成地球的環境惡化,保護地球母親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從而使學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產生共鳴,從心底裡萌發保護地球的意識。但是由於學生的能力,接觸到的資料畢竟有限,交流時,來自學生的資料還是比較不足。透過這節課,我想,要上好品社課,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使學生具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儲備,學生在課堂上才能獲得比較充分的情感體驗,才能使課堂教學的目標落到實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