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範文
牛奶可樂經濟學讀後感範文
關於經濟學的知識,大一大二的時候學習過政治經濟學,理論性較強。因此我片面的認為經濟學是不可思議、難以理解的。準備讀這本書時也是懷著完成作業的心態,拿到此書,看到它卡通可愛的封面設計有點詫異,再看到封面上一系列有趣的問題,比如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裡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裡?為什麼女士衣服的扣子在左邊而男士的在右邊?為什麼餐廳都為飲料提供免費續杯?為什麼女模特要比男模特掙的多?為什麼大學教授說話語焉不詳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非常有趣的列子,但我們平時卻缺乏思考。帶著對這些問題的興趣,我開始了《牛奶可樂經濟學》的閱讀。
《牛奶可樂經濟學》作者:(美)羅伯特·弗蘭克著,博物經濟學家,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經濟學和管理學教授,《紐約時報》“紐約現場”專欄特約評論員。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就在康奈爾的課堂上透過與學生問答的方式,收集本書中所講到的生活中的經濟學問題。本書解釋了機會成本、成本效益、邊際成本的概念,並於此提取日常生活經驗中100多個事例,教會我們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
1從事一項活動的機會成本,是指你從事這一項活動而放棄了其他事情的價值
在這本書裡,作者舉了一個看演唱會的例子來解釋機會成本。假設你贏了一張美國大歌星Eric Clapton演唱會的免費票,不可轉售。另一歌星Bob Dylan也在同一時間開演唱會,你也很想去。Bob Dylan演唱會的門票是40美元,去看Eric Clapton的演唱會,惟一必須犧牲的事情就是去看Bob Dylan的演唱會。不去看Bob Dylan的演唱會,你會錯失對你來說價值50美元的表演,但同時,你也省下了買Bob Dylan演唱會票所需支付的40美元。所以,不去看Bob Dylan演唱會,你放棄的價值是50-40=10(美元)。如果你覺得看Eric Clapton的演唱會至少值10美元,那你就應該去看;要不然,就去看Bob Dylan的演唱會。
除此之外,我認為我們生活中關於機會成本例子還很多,比如在工作要加班,也就放棄了娛樂、陪家人的的價值就是機會成本。把大部分錢花在打扮上,也就要放棄一些人際交往、提升自我的價值也是機會成本。
2本書作者用得最多的.是“成本效益原則”這一經濟學原則
成本效益原則,惟有當行動所帶來的額外效益大於額外成本時,你才應該採取該行動。它不僅僅被運用在經濟中,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我們解決問題時也經常用到。即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效益,用最便捷的方法獲得最大的成功。在分析成本和效益的關係、瞭解投入和產出比之後,相信我們今後在作出決定時會更加理性一些。
書裡有很多例子都是用這一原則來解釋的,下面我舉出幾個我認為比較有趣的例子,並談談我的觀點。
1、為什麼牛奶要裝在盒子裡,可樂要裝在圓的瓶子裡?
這個問題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不會去留意它。書中是這樣解釋的:一是產品的差異導致,牛奶大多需要放入冰櫃保鮮,如果是圓的,會降低冰櫃的利用率;可樂不需保鮮,不存在這個問題。二是圓形可樂適合拿在手上喝,而很少有人拿著牛奶盒子喝。
除此之外,我認為牛奶裝在盒子裡還有其他合理性,第一、由於牛奶的保質期短,生產到飲用的週期短,所以採用紙製,以減少成本;而可樂等軟性飲料的容器卻不能用紙製,因為它們的保質期、週期都較長,紙製相對而言過於脆弱,不適宜長期儲存。第二、牛奶的盒子是紙質的,如果做成圓柱形,在擠壓碰撞之下,相信只會變得不方不圓、不倫不類,而方形反而更加穩定;而可樂等軟性飲料多為玻璃或金屬容器,顯然製成圓形要容易得多,何況這些材質本身足夠堅固,不易變形。第三,牛奶特別是大盒裝的牛奶,通常都是一家人共飲或者一人分幾次飲用,相信許多人都會將大盒裝的牛奶分幾次倒在杯中,這個時候,方形盒子開啟所呈的直角口子,十分方便傾倒,相反,圓形的口子常常會使牛奶倒到被子外面來,不僅浪費,而且不衛生
2、為什麼自動販賣機賣報紙的時候,允許顧客付一份錢拿若干份報,賣飲料的時候卻不是這樣?
書中是這樣解釋的:一是一瓶可樂重複買需求更大,可以帶來更多收益,而報紙多則不易、因此顧客也不會貪圖這點便宜。二是按照飲料販賣機機械裝置比較複雜,造價貴,從收益方面說,報紙自動販賣機使用必要性不大。
除此之外,我認為這和國名整體素質和具體國情有一定聯絡。在中國這一觀點不一定合理,中國的報紙自動販賣機如果可以拿若干份報紙,會出現虧損現象,原因有兩個,一是從理論上說一群人完全可以共享一份報紙,但從中國人心理來說,免費報紙還是會人手一份。第二,可能有人會無限拿報紙,再以低於報紙自動販賣機價格賣個其他人。
3、為什麼很多洗衣店,清洗女士襯衣比男士襯衣收費高?
書中是這樣解釋的:在汽車等可還價的昂貴商品上,女性往往比男性少出錢,但洗衣服服務屬於不可還價的商品。女性襯衣的做工處理更復雜,熨燙更容易被機器壓壞,男士襯衣熨燙起來更為簡單。因此女士襯衣比男士襯衣貴。這是從人所耗費的勞力也就是成本來分析。
除此之外,我認為還可以從男女心裡差異來分析,大多數女性多外在更加註重,對自身更加要求完美,男性更加隨意,因此對洗衣店需求更必要,而對某些男性來說不具有必然需要。
3折扣門檻這一概念也是十分有趣與巧妙的
在逛商店時,幾乎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打折,但細細想來,就會發現每個打折都有其折扣門檻。
打折最表面上的好處是薄利多銷,價格雖然降低了,但是隨之會帶動銷量的增長,商家正是以此獲利。當然,商家要面對的挑戰,是防止願意按標價付款的買家用大幅折扣價買下商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大減價常常是有限定的時間的,這其實是給買家設了兩道門檻。其一,熱衷於買折扣商品的購物者,必須提醒自己,商品什麼時候開始打折;其次,他必須耐心等待,把要買的東西推遲到打折的時候再買。而這些門檻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願意跳過這些門檻的人,要不是碰到大幅打折,本來一年裡根本就不會購買買該產品,至少不會大量購買。那為什麼其他人不跳過這些門檻呢?原因很簡單:那些時間機會成本高的人,往往覺得跳門檻太麻煩。所以,折扣門檻很好地過濾了原本混雜的消費者,目標明確地將優惠送到那些對價格十分敏感、熱衷於在優惠時大采購的消費者手中,以達到最佳的獲利目的。我
打折是我們生活中商家所常用的手段,我們常常一頭栽進賺到便宜的旋窩中,實不知商家正是利用消費者這種心理暗自獲利。現在商家常用一種手段是贈送優惠卷,鼓勵消費者多買商品獲得優惠卷,在下次購買時抵用。消費者為了獲得優惠卷而購買本沒有打算購買的商品。獲得優惠卷後又會刺激消費者再次消費。這都是商家在折扣中所運用的策略。
4書中還有一些例子涉及心理學的內容
把心理學引入到經濟學中,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人的心理亦如是。抓住了人的心理弱點,或是擅於投其所好,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巨大利益。行為經濟學告訴我們,如果要想理解人們在經濟活動中實際所做的選擇,必須對人類的動機加以更細緻的分析。
1、為什麼某企業獎勵員工一輛豪華轎車,而不是等值的現金?
書中是這樣解釋的:經濟學家有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觀點:最好的禮物,往往是我們想要但是又不捨得買的東西。被獎勵,等與別人幫著自己做出了選擇,自己可以開開心心享受獎品,又無需為自己的奢侈行為感到愧疚。
除此之外,從獎勵豪華轎車和現金效果來看,轎車可以在生活中隨時用到,從心理上來說,員工也隨時會想到企業給自己的鼓勵從而也可以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
2、為什麼多數百貨商店把男裝擺在較低樓層,而女裝擺在較高樓層呢?
書中是這樣解釋的:女性選擇衣裝時比男性更為謹慎認真,因此必須乘坐電梯才能抵達女裝部,並不會打消女士們買衣服的念頭。反之,哪怕微不足道的障礙,也會讓許多男士對男裝部望而卻步。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處是不少丈夫都是妻子負責給買衣服,路過男裝部的女士,很可能順便幫丈夫買雙襪子。
對此,我有不同的觀點,我認為把男裝擺在高樓層,女裝擺在低樓層更合理。從男女購買衣服的過程來看,男士多是有了購買衣服的需要,直接去男裝部購買。而女士很多時候是逛街路途中看到喜歡的衣服而臨時有了購買慾望。因此樓層高對男士購買衣服影響不大,而女裝樓層低會讓許多本沒有購衣打算的女士購買衣服。
讀了弗蘭克教授的這本《牛奶可樂經濟學》,我才發現生活中處處都蘊含著經濟學。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並不是書中例子的答案,收穫的更多是一種思維方式,學會怎麼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待分析問題,最大的感悟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問生活中的十萬個為什麼。
微笑一刻
剛發了工資,心想要在第二天奢侈一把。第二天一大早出去逛街,順手攔了一輛車,上車後,我說道:“不要問我到哪裡去,只管開,到時候按計價器的價格來,保證一毛錢都不會少你的!”司機瞥了我一眼,鄙視道:“要麼刷卡,要麼投幣,要麼下車,別跟我這耍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