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理1歲寶寶消化不良
如何調理1歲寶寶消化不良
我們都知道寶寶的成長對營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很多家長總是被寶寶消化不好所困擾著,尤其是一週歲以後的寶寶會以一日三餐為主,一旦消化不好總是會出現拉肚子等現象,但是如果寶寶消化不好能夠及時的調整好餵養方法就能得到更好的控制,下面一起了解下一歲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
一、1歲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
1.調整飲食習慣
父母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為孩子選取合適的易於消化的並且孩子願意接受的食物,並且一定要規律,還要保證寶寶食物的安全性。
2.輔食搭配要合理
對於可以吃輔食的寶寶,家長在提供輔食時要注意搭配的`合理性,避免營養單一不利於發育。
3.新食物引入要緩慢
對於孩子以前不曾接觸過的新食物要注意一次不可過量,要慢慢增加,直到孩子完全能接受。
4.給孩子做做撫摸
在寶寶肚臍處用手輕輕的順時針、逆時針撫摸,幫助寶寶消化。
5.儘量選擇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多吃清淡食物,避免一切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6.多注意休息
充分的休息會讓寶寶的心情有所緩解,從而促進消化。
7.儘量補充液體
消化不良的寶寶會出現嘔吐、拉稀現象,這些過程會帶走體內大量水分,如不及時補充,怕會引起其他健康問題,媽媽們可以給寶寶喝些淡鹽水。
8.藥物治療
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選取益生菌顆粒藥物幫助恢復寶寶的消化功能。
二、1歲寶寶消化不良的飲食調理方法
1、酸牛奶。
先將牛奶加5~10%蔗糖煮沸消毒,待奶液冷卻後,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5毫升),邊加邊攪,使成細顆粒狀即成。酸牛奶易於消化,適用於胃腸炎的患兒。
2、脫脂奶。
將牛奶煮沸,待冷卻後除去脂肪膜,再煮沸餘乳,再冷卻後去脂肪膜,如此反覆3次即可。脫脂奶適用於嘔吐、腹瀉、痢疾等患兒。
3、炒奶糕。
將奶糕炒至淡黃色,炒後澱粉變為炭化糊精,可吸收水分。有止瀉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4、焦米湯。
將大米洗乾淨,晾至半乾炒成焦黃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6克,用文火煮1小時,過濾去渣,再加0.4%的食鹽煮沸後即可。焦米湯中澱粉變成糊精,易於消化。適用於嚴重腹瀉及消化不良的患兒。
5、胡蘿蔔汁。
先用胡蘿蔔500克,洗淨搗碎,加入少許水煮10~15分鐘,用紗布過濾,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3~5%的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鐘消毒後飲用。
6、蘋果泥湯。
取熟透蘋果500~700克,洗淨後搗成泥狀,放入淡茶水中。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的刺激小,並富含鹼性及果膠,有吸附、收斂作用,適用於1歲以上的腹瀉患兒。
三、消化不良有哪些危害
1.容易導致孩子體虛,常出虛汗
出汗跟消化是有很大關係的,很多寶寶由於長期飲食不當,就會導致排汗系統紊亂,從而經常性出虛汗,導致感冒。
2.睡覺磨牙
磨牙的誘因有很多比如孩子換牙,口腔有炎症等,其實消化不良也是一個因素。
3.比較容易出現過敏現象
一些寶寶在腸胃不好的時候,之前吃了不過敏的食物,現在吃了反而出現過敏的奇怪現象。
4.影響身體發育
消化不良導致孩子沒有食慾,易出現偏食現象,進而影響孩子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孩子正處於身體發育重要時期,消化不良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嚴重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體態特徵及智力水平。
5.會使孩子身體熱量不足
由於食物很難被消化,就很難產生熱量來維持身體內部的恆溫環境。
6.孩子容易生病,反應遲鈍
孩子長期處於腸胃不良的狀態會導致身體虛弱、營養物質跟不上機體的需求,孩子會很容易感冒、注意力不集中。
四、如何預防寶寶的消化不良
1.餵食不要單一。對於可以吃輔食的寶寶,要保證寶寶一直處於有食慾的狀態,切不可一直餵養同一種食物。此外均衡營養可以避免偏食問題,最好有葷有素,儘量避免刺激性食物。
2.孩子不想吃飯時不要強迫。孩子不吃飯就證明他不餓,這時候家長就不要逼他了,以免孩子吃進去造成食物在體內堆積,可以緩緩,等到寶寶有食慾的時候再進食。
3.進食氛圍要輕鬆。孩子的精神狀態對進食也有影響,最好在孩子十分放鬆的情況下進食。
4.讓孩子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
5.為避免孩子消化機體功能的減弱,對於抗生素的用量要有所控制。
6.睡覺的時候要注意蓋好被子,以免寶寶肚子著涼引起消化不良。
7.吃的食物一定要注意衛生,在給寶寶餵食之前一定要將手清洗乾淨。此外寶寶不宜吃過量蔬菜,進食過量蔬菜,很有可能會產生結石現象。
8.保障寶寶身體其他部位的健康。要做好各種疾病的預防以保證寶寶整個身體機制的健全,便於更早觀察到寶寶消化不良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