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遊戲教案《秋天裡來》

大班音樂遊戲教案《秋天裡來》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音樂遊戲教案《秋天裡來》,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大方的演唱歌曲。

  2、透過圖譜理解記憶歌詞,能正確根據圖譜演唱。

  活動準備:

  圖譜操作卡、音樂伴奏、指揮棒

  活動過程:

  一、複習學過的歌曲

  提問:你們會唱歌嗎?你們會唱什麼歌?一起來唱好嗎?

  二、學習新歌

  (一)教師無伴奏清唱歌曲,幼兒初步理解歌詞

  1、出示歌名字卡《秋天裡來》。

  今天,王老師也為你們帶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做《秋天裡來》

  2、教師清唱第一遍。鋼琴前奏。

  要求:先聽老師唱,我唱的時候要仔細的聽,聽一聽歌曲裡面都唱了些什麼?

  強調要求:剛才老師提的什麼要求?

  教師演唱後,提問:你聽到歌曲裡唱了些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圖卡。

  針對圖卡可以提出輔助問題:你們知道哪個是蛐蛐?哪個是蟈蟈嗎?認識豐收兩個字。提問:你聽到什麼了?還有哪一句沒有說到的?

  (二)教師跟伴奏演唱歌曲,幼兒根據圖譜重點理解啷裡咯啷的唱法。

  1、出示畫有小鼓的圖卡。

  提問:你覺得這幅圖應該怎麼唱?你們怎麼知道應該唱啷裡咯啷呢?

  2、找一找撥浪鼓的圖出現了幾次,哪一次是最長的?

  唱到小鼓圖譜處,教師就把小鼓的'圖出示起來。

  3、將撥浪鼓的圖卡貼在圖譜相應的位置上。

  4、學習畫有小鼓的圖卡的唱法。

  教師指圖,提問:看看圖上的小撥浪鼓是一樣的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最後一面鼓沒有鼓繩,其他都有,這兩種鼓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一種發出的聲音啷裡格,一種是啷,你覺得哪一個小鼓的聲音是啷裡格,哪一個小鼓的聲音是啷,為什麼?

  5、教師指畫有小鼓的圖卡,幼兒念啷裡咯啷部分的歌詞。

  6、跟著鋼琴的伴奏,在啷裡咯啷部分和老師一起唱,其他地方不唱。

  提問:聽清楚我的要求了嗎?什麼地方和我一起唱?

  (三)引導幼兒將圖譜完整地填好,記住歌詞順序。

  1、提問:剛才我在唱歌的時候,發現了圖上的一個問題:(有很多地方是空的)怎麼辦呢?

  2、請小朋友先商量,哪一張小圖,放在哪一個位置上,待會來告訴老師。

  幼兒討論,教師巡迴傾聽。

  請幼兒來貼上圖卡,教師提問:她選的這幅圖上唱的是什麼?

  第一次貼上一張,第二次貼上第二排的兩張,第三次將第三排的三張一起貼。

  如果出現放錯的情況,教師可以說:你認為哪裡擺錯了?我們先擺在這裡不動

  待會我們來聽歌聲來檢查一下,到底對不對。聽誰的歌聲?聽老師的歌聲來檢查到底放的對還是不對,在錯誤的地方,放慢速度。

  提問:先告訴我放的對不對,哪裡放的不對?請幼兒來糾正。

  3、根據圖譜,完整講出歌詞

  提問:我來考考你們,每一張圖上唱的是什麼?按照圖譜的順序來唸歌詞。

  (四)幼兒按照圖譜完整地演唱歌曲

  1、慢速演唱。這一次,我們看著圖把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唱得慢一些,把歌詞唱清楚。

  2、加快速度演唱。提問:那麼多的莊稼都豐收了,想一想人們的心情怎麼樣?(開心,快樂)這一次我們來唱出開心快樂的情緒。

  3、幼兒獨立集體演唱

  剛才老師帶著小朋友唱的,這一次老師不唱了,你們自己會唱嗎?教師可以配以口型。

  4、針對演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

  提問:你覺得自己唱的怎麼樣?每一句都唱的很好嗎?可以把幼兒感覺有困難的地方再重唱一遍。

  5、再次集體演唱一遍。

  這一次感覺怎麼樣了?

  6、幼兒合作進行演唱

  (1)分組演唱:教師指揮,A組幼兒唱啷裡咯啷。B組幼兒唱其他歌詞,教師可以用動作提醒幼兒歌詞。

  (2)幼兒與客人老師合作演唱。

  提問:除了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間可以合作唱,還可以和誰合作唱?你們來問問客人老師想唱哪個部分?

  請幼兒面對客人老師演唱,如果記不得歌詞可以回頭看看圖。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好聽的歌,歌的名字叫做《秋天裡來》,這是一首老歌,很多的爸爸媽媽都會唱,回家以後還可以和爸爸媽媽合作唱,如果他們不會,我們還可以教一教爸爸媽媽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