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小班科學教案

《水》小班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小班科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小班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感官初步感知:糖、奶粉、果珍粉能溶化在水裡,感受水的“變化”現象。

  2、能將自己在活動中的發現大膽地表述出來。

  3、願意參與實驗活動,對科學實驗有興趣。

  準備:

  1、一杯白糖水,標記指示圖,磁鐵板一塊。

  2、裝有溫開水的水壺每組兩把,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盤,小勺、水杯人手一個,蓋布四塊。

  過程:

  一、 觀察活動,引入課題。

  ——教師出示一杯白糖水,讓幼兒猜猜是什麼水?

  ——請個別幼兒品嚐,說說是什麼味道的。

  ——猜測活動:水怎麼會是甜的?

  二、實驗活動:水娃娃的魔術

  ——觀察桌上的材料,說說都有些什麼?

  ——提出操作要求:

  1、只能選擇一種飲料粉進行衝調。

  2、水壺倒水時,一手哪好把子,一手扶助壺身,不能倒的太滿。

  3、使用過的物品(小勺、水壺)要放回原處。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比較、探討“飲料粉”到哪兒去了。(幫助幼兒理解“溶化”,並引導幼兒發現:怎樣才能使飲料粉溶化的方法。)

  三、品嚐活動。

  ——說說調配好的水是什麼味道的。

  四、表述結果,教師記錄。

  ——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衝調方法、步驟。

  ——教師利用標記指示圖進行記錄。

  五、再次衝調飲料。

  ——提出要求:

  1、選擇另一種材料進行衝調。

  2、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衝調。

  ——幼兒操作。

  六、延伸活動。

  ——你還喝過哪些味道的水。

  ——水除了能使糖、奶粉、果珍粉溶化,還能使什麼溶化?

《水》小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水的流動性。

  2、知道珍惜水,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3、透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4、遵守遊戲規則,掌握遊戲的玩法。

  5、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遊戲,認真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一盆水、沙漏、擰緊蓋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綿。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發現問題

  1、遊戲:水站搬家,引發幼兒玩水的興趣。

  2、提問: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大,考吧、幼師,網出,處!把水搬到另一個桶裡?

  二、猜想、探索提問:你準備用什麼工具來運?

  三、提出問題、進行解決

  1、提問:猜一猜這裡的那些工具可以讓你成功?

  2、提問: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

  四、透過操作、進行驗證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體驗運水的樂趣與水是流動的這一特性。

  試驗後一同總結哪個工具成功了為什麼?

  2、提問:有孔的工具水在裡面怎麼樣了?

  3、進行遊戲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讓瓶子飄到對岸。

  進一步感受水流動的特性。

  活動延伸:

  水對我們有那些用處?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水》小班科學教案3

  水的特性需要我們是實踐中瞭解,我們讓幼兒透過自己想辦法幫助水寶寶搬家來體驗水的基本特性,還能讓幼兒將動手的過程描述出來,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

  1、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合適的工具幫助水寶寶搬家,體驗活動的樂趣及成就感。

  (2)、鼓勵幼兒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2、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漏勺、提籃、小筐、塑膠袋、果凍殼、茶葉盒、玩具、網籃、小碗、小杯子等。

  3、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匯入。

  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變變變成毛毛蟲;兩個手指頭兩個手指頭變變變成小白兔;三個手指頭三個手指頭變變變成小花貓;四個手指頭四個手指頭變變變成螃蟹爬;五個手指頭五個手指頭變變變成小青蛙。

  (手指遊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關注自己能幹的小手)

  二、出示一杯水,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麼?你在哪裡見過水啊?它可以用來幹什麼呢?

  水寶寶可以幫我們做這麼多的事情,今天水寶寶們也遇到困難了,需要我們幫助,我們幫幫他們好嗎?原來啊水寶寶們要搬新家了,看,他們的新家多漂亮啊,可他們沒有想出好的辦法,我們替他們想個好辦法吧。(幼兒自由發言)。活動中:幼:把盆端過去。

  師:這個方法不錯,可是,裡面住著太多的水寶寶,太沉了我們小朋友搬不動。我們再想想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呢?我們可以用什麼工具呢?幼:小碗、勺子、杯子、小盆……

  小朋友們想的辦法都很好,老師也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工具。提要求:請每個小朋友來選擇一種工具來幫水寶寶搬家,我們給水寶寶搬家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把水寶寶撒出來丟在半路上了,否則水寶

  寶會迷路的,我們要把水寶寶安全送到新家。

  下面請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做,小手小手伸出來,袖子袖子捲起來。

  三、選擇工具第一次運水。小朋友過來取工具吧。

  1、幼兒用小工具操作運水,老師邊參與幼兒一起運水,邊仔細觀察幼兒活動情況,並作適當引導。

  2、集中幼兒:小朋友們快來休息一會兒,把你的小工具放在小腳的前面,老師做示範。活動中:

  師:你剛才是用什麼工具幫水寶寶搬家的呀?為什麼沒有用這種工具的啊?(漏勺、洗澡筐等)。有個別幼兒一開始用漏水工具但一實驗不行接著有換了,於是我就問為什麼你換工具了?幼兒:因為用這樣的工具水會漏下去。

  師小結:因為他選擇的工具下面有許多的小孔水寶寶漏下去了,用這樣的工具運水成功嗎?(不成功)。那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工具?還有的水寶寶沒有住進新家,我們再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小朋友也可以互相交換工具。

  四、第二次運水,體驗活動的樂趣及成就感。

  1、幼兒再次操作運水,互相交換工具。

  師:這次我們在運水的過程中,可以和好朋友互相交換工具也可以和老師桌子上的工具交換一下,而且在運水時要注意不要把水寶寶漏出來了……幼:漏出水會滑到人。

  2、鼓勵孩子在運水過程中,要有合作精神。活動中:

  最後盆子裡還剩下一點水小朋友們用已有的工具已經盛不出來時,師:現在大盆裡的水寶寶我們用工具盛不出來了,小朋友快幫它們想想辦法吧?這時幼兒都說直接把盆端過去,於是,我就和小朋友一起抬著大盆幫剩餘的水寶寶搬進了新家。

  五、結束部分

  1、體驗成功感:

  師:孩子們,我們幫水寶寶搬好家了,快過來參觀一下水寶寶的新家。今天多虧我們小朋友那麼能幹,想出那麼好辦法,水寶寶才能那麼快住進了新家,水寶寶要老師對你們說“謝謝”,我們跟水寶寶說再見吧!

  2、今天,我們也累了,快點把工具整理一下,我們回家休息去嘍!

《水》小班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透過看、聞、嘗,瞭解水是透明的,是無色無味的;2、在操作過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動的特徵。

  3、在科學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個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醬油),兩個托盤;2、幼兒每人三個透明的杯子,一個勺子;3、漏勺、塑膠小籃子、塑膠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籮筐若干,小毛巾4條。

  4、PPT課件活動過程:

  1、教師匯入課題,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師:今天,我要給小朋友們變個魔術。(出示兩個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醬油)。

  (2)教師繼續以魔術的形式,將兩顆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問:變出了什麼?

  珠子在哪個杯子裡呀?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這個杯子裡面是什麼啊?

  為什麼珠子在醬油裡面看不清,在水裡面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結:原來水是沒有顏色,透明的;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體的形狀、顏色。

  2、瞭解水--無色無味這一特徵現在,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躲貓貓,它啊就在你們跟前都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的一個杯子裡,你可以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

  ①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②提問:你們用了什麼好辦法找到水寶寶的?

  水寶寶是什麼顏色的?它聞起來,嚐起來是什麼味道的?

  ③教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我們也可以說是無色無味的。

  ④教師驗證實驗結果。

  3、幼兒進行嘗試操作--幫水寶寶搬家,感知水的流動性。

  師:水寶寶想請我們幫她一個忙,你們願意嗎?就是幫水寶寶搬個家。

  ①教師出示搬水工具:塑膠小籃、有洞塑膠袋、有洞小容器,請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並嘗試用這些材料進行活動。

  ②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③提問:你用什麼東西來幫水寶寶搬家的?

  在幫水寶寶搬家時,水寶寶怎麼了?

  ④小結:原來水是會流動的。

  4、延伸活動(1)在生活中,你在哪裡見過水寶寶?

  (2)觀看PPT,聽水寶寶自述。

《水》小班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運水中感知水的明顯特徵,知道要節約用水。

  2、嘗試使用工具運水,能仔細觀察各種工具運水的不同並願意表達自己的發現。

  3、體驗玩水的樂趣。

  活動準備:

  水盆若干、玩水工具若干、毛巾、玩具小鴨、一段影片

  活動過程:

  一、運一運

  --師:今天啊徐老師請了一位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它是誰?和它打個招呼。

  --師:小鴨子最喜歡做什麼呀?這裡有一個游泳池,小鴨子要請小朋友來幫忙運點水。

  --師:瞧,這裡有許多工具,你們認識嗎?這個是什麼?

  --師:你覺得哪個工具能運水?

  --師:請你們去運運看,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

  二、說一說

  --師:你剛才用什麼工具去運水的?它能運水嗎?請把它放到紅色的框子裡。有沒有哪個玩具不能運水?請你把它放到綠色的框子裡。

  --師:小朋友認為碗、杯子、瓶子能運水,漏勺和紗網不能運水,為什麼啊?

  --師:你覺得水是什麼樣子的?(沒有顏色,沒有味道)--師:水除了可以讓小鴨子洗澡,還可以用來做什麼?

  --師: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

  三、看一看

  --師:這裡還有一個小鴨子的動畫片,我們一起看一看。

  --師:如果有一天我們也跟動畫片裡的小鴨子一樣沒有水用了,會怎麼樣?那麼以後我們用水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

  --師:小朋友都明白了水非常重要,我們要節約用水,不浪費水。

《水》小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透過看、聞、嘗,瞭解水是透明的,是無色無味的。

  2、在操作過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動的特徵。

  3、在科學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兩個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醬油),兩個托盤。

  2、幼兒每人三個透明的杯子,一個勺子。

  3、漏勺、塑膠小籃子、塑膠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籮筐若干,小毛巾4條。

  4、PPT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匯入課題,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師:今天,我要給小朋友們變個魔術。(出示兩個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醬油)。

  (2)教師繼續以魔術的形式,將兩顆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問:變出了什麼?

  珠子在哪個杯子裡呀?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這個杯子裡面是什麼啊?

  為什麼珠子在醬油裡面看不清,在水裡面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結:原來水是沒有顏色,透明的;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體的形狀、顏色。

  2、瞭解水。

  ——無色無味這一特徵現在,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躲貓貓,它啊就在你們跟前都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的一個杯子裡,你可以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

  ①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②提問:你們用了什麼好辦法找到水寶寶的?

  水寶寶是什麼顏色的?它聞起來,嚐起來是什麼味道的?

  ③教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我們也可以說是無色無味的。

  ④教師驗證實驗結果。

  3、幼兒進行嘗試操作。

  ——幫水寶寶搬家,感知水的流動性。

  師:水寶寶想請我們幫她一個忙,你們願意嗎?就是幫水寶寶搬個家。

  ①教師出示搬水工具:塑膠小籃、有洞塑膠袋、有洞小容器,請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並嘗試用這些材料進行活動。

  ②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③提問:你用什麼東西來幫水寶寶搬家的?

  在幫水寶寶搬家時,水寶寶怎麼了?

  ④小結:原來水是會流動的。

  延伸活動:

  1、在生活中,你在哪裡見過水寶寶?

  2、觀看PPT,聽水寶寶自述。

《水》小班科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能對糖的溶解現象有好奇心,產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嘗試運用多種感官(視覺、味覺)初步感知:有的東西放在水裡會溶解,有的不會感受水的"變化"現象。

  2、能將自己在活動中的發現大膽地表述出來。

  3、 願意參與實驗活動,對科學實驗有興趣。

  二、活動準備:

  15小杯糖水,紅糖、奶粉、石頭、油、顏料,透明和不透明的.一次性杯子各5個,冷水,溫水,5個氣球,路線標示圖一張,正面畫有炸彈圖案反面畫有相對應的五種材料的紙五張,畫有笑臉和哭臉的紙各五張,磁鐵若干,攪拌棒,獎品。

  三、活動過程:

  1、T:今天老師我們小一班要成立一個小小科學家探險隊,因為呀老師要帶你們呀到森林裡去探險,但是呀敵人給我們設下了5個陷阱,我們的小小科學家們必須安全度過五個陷阱才能到達我們的基地。每個陷阱都藏有一個問題,我們只要回答對一個問題就算闖過了一關,回答對五個我們就能安全到達基。

  我們的小小科學家們有沒有信心成功到達基地去探險啊?

  C;"有!"T:要是我們成功到達了基地啊,每個小小科學家都可以得到一枚象徵勝利的徽章,表現最好的隊員可以得到一個老師精心準備的魔杖哦。小小科學家探險隊快要出發了。小小科學家們告訴老師,你們準備好了沒有?

  2、T:開始行動之前啊,老師先給小小科學家們進行一次培訓,因為老師到敵人那去偵察的時候偷聽到了一點點通關秘訣喲~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啊?

  C:想!

  3、老師展示一杯白糖水,讓小朋友猜猜是什麼?

  每個小朋友發一杯糖水,讓小朋友品嚐T:誰來告訴大家你喝到的飲料是什麼味道的?(甜的)為什麼?(因為裡面有糖)那你有沒有在裡面看到糖寶寶呢?糖寶寶到哪裡去了?

  C:……T:水娃娃變了一個魔術,所以糖寶寶啊放到水裡就不見了,變成好喝的糖水了是因為糖寶寶溶解到水裡了,也就是說糖寶寶和水娃娃成了好朋友,混合成一體了,在水娃娃裡看不見糖寶寶了。

  並再強調說明2到3遍。

  4、開始探險:分五隊,每隊三個隊員,而每個隊都是整個探險隊的組成部分,分組後編號,1~5隊分別對應1~5個陷阱。

  T:因為森林裡路太窄,我們要排好隊去探險,要不然一不小心就全都掉到敵人佈置的陷阱裡了哦。每隊小朋友遇到陷阱後告訴我們陷阱裡藏著什麼機關好不好?

  5、分別讓五隊小朋友猜五種材料是不是可以溶解在水娃娃裡。(紅糖、石頭、奶粉、顏料、油)幼兒找到了自己對應序號的氣球后,翻開紙,老師知道是什麼之後就演示,把材料放入水中,攪拌,讓小朋友回答這種材料是否可以溶解。

  老師儘量提示,爭取朋友答對。

  答對了就把氣球送給小朋友當做通關獎勵,並且在路線標示圖上相應的那一關貼上笑臉。沒答對就由助手弄破,象徵著此次通關失敗,在路線圖上貼上哭臉。

  6、五種材料全演示完之後宣佈成功到達基地,即使有小朋友打錯也可以說在其他隊有的小朋友表現得很好,所以給其他小朋友機會幫助掉入陷阱的小朋友把他們救出來了。

  7、延伸:

  T:小小科學家們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可以溶解在水裡的?(錯的給與糾正)8、發獎品9、T:小小科學家們回家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實驗一下看剛剛你們說的是不是真的可以溶解在水裡。

  溶解:一種物質(溶質)分散於另一種物質(溶劑)中成為溶液的過程。如食鹽或蔗糖溶解於水而成水溶液。

《水》小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 體驗運水的樂趣,在運水的過程中感知水的特性。

  2 嘗試使用工具運水,在探究中知道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3 能大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樂於嘗試和思考。

  活動準備

  玩水池一個,玩水工具若干,單反數碼相機,背景音樂《水族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組織幼兒玩水,讓他們體驗玩水的樂趣,感知水的特性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揭去遮蓋物,出現玩水池。)

  師:你們想玩嗎?玩具寶寶可喜歡你們啦!也想和你們一起玩,不過它有個小小的要求,玩的時候不要把衣服和地板弄溼,好嗎?捲起袖子,我們一起來玩吧!(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徵,用遊戲的口吻把學習要求交待清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快樂、自由的玩耍能夠讓孩子有機會學到更多語言。獲得更多經驗。)

  師:休息時間到了。請小朋友把玩具寶寶放回水池,找個小椅子坐下來,拿塊毛巾,擦乾小手,再把毛巾放回到原來的地方。(教師動作示範,用無聲的語言幫助小班孩子掌握學習常規。)

  師:哪個寶寶給大家介紹一下,剛才你玩了什麼?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引導孩子用語言大膽交流表達,學習說完整的話,豐富詞彙。)

  教師總結:小朋友都發現水會從有洞洞的地方流下來,水是會流動的。

  二、動手操作——提出問題,引導孩子尋找運水工具並嘗試運用,探究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1 引導孩子猜測,瞭解孩子現有水平。

  師:還想玩嗎?水池裡的水太少了,如果多一些肯定會更好玩。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夠讓水池裡的水變得多一些?

  師:我們可以把盆裡的水運過來。水池裡的水就會變多。怎麼運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小班孩子思維形象具體,喜歡模仿和跟風,因此直接動手實驗是最好的選擇。)

  2 引導孩子選擇運水工具並嘗試運用,鼓勵孩子大膽嘗試。

  師:噢,我們可以請玩具寶寶來幫忙。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好多玩具,請你們去找一找,試一試,把盆裡的水運到水池裡。(讓孩子與材料充分互動,感受、積累相關的經驗,孩子使用材料時會產生內在學習動機,享受並體驗探究的快樂;教師觀察引導,提醒幼兒發現問題,並不斷嘗試:教師用數碼相機記錄孩子探究學習的過程,拍攝典型的情景供講評:背景音樂能夠很好地激發幼兒的思維。)

  三、體驗交流——結合照片講評,引導孩子大膽表述發現,並將工具分類,提升總結經驗

  師(播放照片)提問:這是誰呀?你在用什麼東西運水?它叫什麼名字?請你把它找出來試給大家看看。(幫助孩子回憶。再現即時情景,展示和分享經驗。)

  師:它能運水嗎?請你大聲地告訴小朋友。(學習說完整的話,“××能運水”或“××不能運水,水從洞洞裡流走了”。)

  師:這是能夠(或不能夠)運水的東西的家。請你把它送回家。(學習按標記分類)

  師:原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夠運水。有的行有的不行。剩下的玩具都想回家了,我們幫忙把它們送回家,好嗎?送的時候可要開動小腦筋噢,千萬不要送錯了。如果你不知道它應該放哪裡,請你想一想、試一試。然後再把它送回家。

  師:它們都找到家了嗎?你有什麼發現嗎?(幫助孩子梳理、提升、歸納經驗)

  師:在小朋友的幫助下,它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謝謝你們。它們回家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到家裡再找找看,哪些東西能運水,哪些東西不能運水。

  活動延伸

  1 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繼續尋找能運水的工具,並探究變更的方法,使部分不能運水的工具能運水。

  2 如果孩子們意猶未盡,提出了繼續玩的要求,可組織孩子學習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長距離運水。例如讓孩子將水運往室外,使孩子的學習經驗得以運用並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和提高。

  設計意圖與反思

  本案例來源於我園小班主題活動“水搬家”,內容選擇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決定了“玩”是本次活動的關鍵,整個活動過程既是“玩”的過程,也是“探究”的過程,又是相互“學習”的過程。因此,我透過“情境創設——動手操作——體驗交流——生活拓展”四大環節讓孩子在探究中學習,樂學、愛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集中體現“解放、遊戲、體驗、輕結果”四大特點。

  “解放”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準則,就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與自主發展。本活動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設定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解放了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樂想;提供了多樣性、層次性、開放性的材料,讓孩子與材料充分互動,解放了孩子的雙手,讓孩子樂做:提供了體驗交流的機會,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互動分享,解放了孩子的嘴巴,讓孩子樂說:生活拓展引領孩子去感知生活中更多有趣的現象,解放孩子的空間與時間,讓孩子樂學。

  “遊戲”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途徑,其本質就是在“玩中學”。孩子的世界是遊戲的世界,孩子的生活是遊戲的生活,孩子的學習是遊戲的學習。本活動透過設定遊戲情境,讓孩子在遊戲狀態中輕鬆、主動地建構知識,在情境中學習、在探究中發現、在交流中表達、在遊戲中想象,孩子在獲得、運用知識技能的同時,其情感、道德、創造、審美等得到全面的發展。

  “體驗”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內容,強調身體力行,從親身的感受中去學習及領悟。所以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我十分重視各種探究物件的選擇和情景的創設,以此引發孩子積極的體驗心理,在獨立和合作的各類體驗情景中,以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物件,自由地表達、質疑、討論,乃至天馬行空般地聯想。與此同時,活動非常強調設計的探究物件和探究情景都非常契合幼兒的生活實際,促使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能夠有新的發展。

  “輕結果”是探究式啟蒙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是整個教學中不看重孩子最後做出來的結果是什麼樣,而是看他們在整個參與過程中的表現,包括觀察、思考、想象、記錄、實驗、討論……我鼓勵孩子動手操作,嘗試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發現支援自己的觀點,但不追求唯一標準的答案,這個過程就是“價值”,就是“結果”。

  此外,本次活動打破了科學活動中“記錄”的固有模式,將數碼照相用於小班科學活動中的記錄環節,嘗試用現代化手段記錄孩子最真實的做法和想法,幫助孩子再現即時情景,總結提升經驗,解決了小班科學活動難記錄的問題。(肖菊紅)

《水》小班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初步認識水的基本特性:無色、無味和無嗅。學會用各種感官觀察事物。

  活動準備:

  玻璃杯,清水,牛奶,硬幣等。

  活動過程:

  1、嗅覺遊戲。教師把裝有清水、酒、醋的瓶子放在幼兒面前,請幼兒來聞一聞,判斷哪個瓶子裡裝的是清水。

  2、味覺遊戲。教師請幼兒嘗一嘗,說說哪個瓶子裡裝的是清水。

  3、教師對幼兒說:“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遊戲,請小朋友們仔細來觀察。”

  (1)教師拿出兩個玻璃杯,在一個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另一個玻璃杯中倒入牛奶。

  (2)教師把兩枚硬幣分別放入兩個玻璃杯中,請幼兒觀察哪個玻璃杯中的硬幣看不見,而哪個玻璃杯中的硬幣能夠看見?

  (3)教師總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所以放在裡面的東西我們都能夠看見。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水》小班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玩水的快樂。

  2、激發幼兒的合作和創造意識。

  3、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水的特徵。

  活動準備:

  塑膠水盆若干;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玩水材料:空礦泉水瓶、毛巾、塑膠袋、小籃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今天,我和水媽媽一起帶著水寶寶來到了這裡,可是看樣子水媽媽好像不太高興,我們一起問問她好嗎?“水媽媽,您為什麼不高興呀?”錄音:“我的孩子水寶寶不見了,我很傷心。”我們一起把水寶寶找出來好不好?

  2、每個小朋友跟前都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的一個杯子裡,你可以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4、提問:你怎麼知道這裡面藏的是水寶寶?你是怎麼找出來的?誰是什麼顏色?什麼味道的。

  5、教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

  6、請小朋友告訴水寶寶以後不要再調皮了,並把水寶寶送到水媽媽的身邊。

  7、現在老師要送給水寶寶一個小禮物,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睜開眼看看是什麼?(小花)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小結:水是透明的。

  二、幫水寶寶搬家

  1、老師:水寶寶都找到了,水媽媽怎麼好象還有心事,我們再一起問問她:“水媽媽您怎麼還是不高興?”錄音:我的一些孩子要搬家,我又沒辦法幫他們,怎麼辦呢?老師:我們來幫水寶寶搬家好不好?錄音:那太好了,你們若幫水寶寶搬完家,我就告訴你們一些水寶寶的秘密。

  2、教師介紹材料:出示各種材料,幼兒說出其名稱。要求孩子幫水寶寶搬家時,可以用這些材料,也可不用:如:用兩手捧水等,看誰想的辦法好,再幫水寶寶搬家時,還要注意觀察、發現水寶寶的秘密。

  3、幼兒操作,(先往小籃子裡搬)教師巡迴指導。

  4、老師:拿起小籃子看看,裡面有沒有水寶寶?他們到哪裡去了?(幼兒回答)教師:他不能住在這裡,他會流出來的,那乾脆我們就把水寶寶搬到這個小動物盆裡吧,看那一組的小朋友最先搬完。

  5、幼兒操作。

  6、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幫水寶寶搬的家,你在幫水寶寶搬家的時候發現了什麼?

  7、個別提問,問題同上。

  8、小結:誰會流動。

  三、水媽媽告訴幼兒水寶寶的小秘密(小結):水寶寶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是透明的,還會流動哪,你知道了嗎?

  老師:水媽媽剛才說的這些,其實我們早就知道了,小朋友真了不起,為自己鼓鼓掌。

  四、遊戲:快樂的小溪流,並提問有關水的特性的問題(複習鞏固)。

  延伸活動:

  簡單介紹水的用途,並教育幼兒節約用水。

  活動自評: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透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整個活動以幼兒的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為主。如:看一看、嘗一嘗、聞一聞,幫水寶寶搬家等,瞭解水的特性,同時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藉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聽故事,把東西擬人化,賦予他們感情、思想,於是我就把水比喻成水寶寶和水媽媽,利用幫水媽媽找孩子、幫水媽媽的孩子搬家等情節把整個活動串起來,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

《水》小班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水的流動性。

  2、知道珍惜水,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3、透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5、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活動準備:一盆水、沙漏、擰緊蓋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綿。

  活動過程:一、引發興趣、發現問題

1、遊戲:水站搬家,引發幼兒玩水的興趣。

  2、提問: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個桶裡?

  二、猜想、探索提問:你準備用什麼工具來運?

  三、提出問題、進行解決

1、提問:猜一猜這裡的那些工具可以讓你成功?

  2、提問: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

  四、透過操作、進行驗證

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體驗運水的樂趣與水是流動的這一特性。

  試驗後一同總結哪個工具成功了為什麼?

  2、提問:有孔的工具水在裡面怎麼樣了?

  3、進行遊戲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讓瓶子飄到對岸。

  進一步感受水流動的特性。

  活動延伸水對我們有那些用處?

  教學反思:

  水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人人每天都需要用水,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每次讓孩子們去入廁,我總能發現她們沒有擰緊水龍頭,為了讓孩子瞭解水的重要性,能夠節約用水,所以我選擇《好玩的水》來開展這次活動。以下是我透過這次活動的幾點反思:

  首先在活動目標上,我制定三點:1、在遊戲中感知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及用途,知道節約用水。2、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所看到的現象。3、對科學探索活動感興趣。在活動中這三點目標基本達到,感覺還是比較好。

  其次在活動準備上,我準備了裝水大臉盆1個,一次性塑膠餐具若干、杯子若干,各種小石子、小玩具。這些玩具都是來自孩子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幼兒很感興趣。但事先本人只准備一個大臉盆,擔心多個看不過來,可只有一個大盆,全班幼兒太擁擠了,場面有點混亂,有的小朋友只顧自己看,所以這點沒有考慮好。

  最後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了幾點優缺點:1、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瞭解到,低幼的孩子大部分都喜歡玩水,對水特別感興趣。讓幼兒在玩中學,幼兒興趣很高。2、我在讓孩子自由玩水探索的時候,有水灑在地上,而我沒有急於干涉,只是在觀察,給予孩子更多的探索時間,這樣才能使幼兒自主探索動性時欲得到滿足。3、在引導孩子感知水的流動性時,我把一個杯子裡的水向空杯子裡倒,讓孩子自己得出結論,孩子們都能很快的說出水是動的,他們不會說水是流動的。語言表達能力上還是不足,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的表達出來。在以後多注意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水》小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會流動的特徵。

  2、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幫水搬家,體驗活動的樂趣及成就感。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水盆、水桶各兩個,一次性杯子、空礦泉水瓶、海綿、塑膠注射器(無針頭)塑膠袋、抹布、小筐、小勺、漏勺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小河流水的影片,讓幼兒知道水是會流動的,引起幼兒的興趣。

  2、提供材料,讓幼兒玩水。

  (1)讓幼兒觀察提供的各種材料,說出其名稱。

  (2)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工具與水寶寶做遊戲,感知水會流動。

  3、自由選擇材料,幫水寶寶搬家。

  活動規則:水盆和水桶不能離開原地;要把所有水寶寶都運到水盆裡去,不能撒到半路;要記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請幼兒交流自己是用什麼方法幫水寶寶搬家的。

  5、提醒幼兒將用完的工具分類擺放。

  請小朋友把剛才用的工具分別放到兩個盆裡(能盛水的工具)、(不能盛水的工具)。小朋友,為什麼這些工具是不能盛水的?

  教師小結:水是會流動的,因為這些工具有縫隙,所以不能盛水。

  6、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剛才我們用了這麼多工具為水寶寶搬家,但還是有丟到地上的水寶寶,你們知道嗎?在我國西南地區,出現了嚴重乾旱,那裡的小朋友連吃水都困難,更不要說洗澡了,所以我們要節約每一滴水,珍惜水源。那誰能告訴老師用什麼方法把地上的水寶寶收起來呢?(幼:海綿、抹布)收起來的誰又能幹什麼呢?(幼:澆花)那好吧!我們快把地上的水寶寶收起來吧!

  活動延伸:

  1、在沙水區投放玩水材料,進一步探索水的特徵。

  2、鼓勵幼兒創造更多更新的玩水方法。

  活動反思:

  活動以幼兒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為主。以幫水寶寶搬家等,瞭解水的特性。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藉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

《水》小班科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在跟隨水娃娃漫遊的過程中應用10以內數的組成經驗,理解加法意義嘗試運算

  2、在幫助水娃娃尋找同伴的遊戲情境中進一步感知水的不同形態,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瞭解不同的水環境(江河湖海等),學習過1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運算子號(材料準備) PPT、有數字的水娃娃胸卡、水娃娃數字卡片

  重點:應用10以內陣列成的經驗 難點: 理解加法意義並運算 教學過程:

  一、哪裡會有水娃娃

  出示水娃娃形象,提問:水娃娃在哪裡?

  小結:由於溫度不同,周圍環境不同,水娃娃的樣子、顏色,甚至味道都不同

  二、天上的水娃娃(解決重點)

  任務1:2個水娃娃身上的數字合起來是10的,雲朵就會變出可愛的樣子來

  幼兒兩兩合作完成任務1

  小結:數字大的水娃娃找數字小的水娃娃

  三、地下水娃娃(解決難點)

  任務2:根據圖片進行列式,做對加法題小溪就能彙集成小河

  幼兒必須完成算式並解釋加法中三個數字的意義

  小結:在加法算式裡,等號前兩部分的數字相加後得到的總數放在等號後,這個總數也是算式題中最大的那個數字

  四、冰塊水娃娃(解決重點)

  任務3:3個水娃娃身上的數字加起來是9的就能消掉一層冰

  幼兒三個一組完成任務3

  小結:三個數字做朋友,先要把三個數字變成兩個數字,而且是變那比較小的兩個數字,最大的那個數字暫時不動

《水》小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樂於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2.讓幼兒透過動手操作,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以吸水的.

  3.發展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準備:

  感知水的流動性會用杯子往小瓶口的瓶子裡灌水,儘量不灑出來

  材料的準備:每位幼兒一個八寶粥的瓶子裡面裝上毛巾(蓋子上開好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見裡面有毛巾)和裝有適量水的量杯;海綿、棉花、石頭、水果、餐巾紙等材料若干;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

  1、出示一個八寶粥罐,將量杯裡的水倒進去,請幼兒猜還能倒回杯子。

  2、出示另一個八寶粥罐,並做相同操作。

  3、請幼兒猜一猜水到哪裡去了呢?

  二、集體交流討論水娃娃不見的原因。

  1、請幼兒上來把蓋子開啟找出原因(原來裡面有一條毛巾)。

  2、得出結論毛巾把水娃娃吸掉了,所以就倒不出來了。

  三、為幼兒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實驗,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並進行記錄

  1、以實物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材料。

  2、集體猜想部分: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並進行記錄(請幼兒自主選擇笑臉、哭臉娃娃去貼一貼)

  3、分組實驗

  4、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並進行記錄四、拓展經驗,說說生活中容易吸水物品的不同作用1、播放影片,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容易吸水物品的不同作用。

  2、延伸: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利用會吸水的物品實驗臺,實地操作)。

《水》小班科學教案15

  【設計意圖】

  在一次美術活動時,有一個小朋友發現,一張紅色的紙掉進水裡,水就變成紅色的了,小朋友們對這個現象很感興趣,於是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注意創造操作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去探索,發現物品在水中是否褪色,從而萌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能比較主動的參與觀察和操作活動,發現生活中有的東西在水中有褪色的現象。

  2、樂意用語言表達觀察到的現象。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生活中的紅色物體,如紅色雪花片,紅色皺紋紙,紅色蠟光紙,紅布,紅毛線。

  2、一杯清水,二個罐子,每人四個透明盛水的杯子,水杯上分別帖有紅色物體的標記。

  3、記錄單一手一份,印章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變魔術引出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出示一杯清水和兩個罐子,師: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表演一個水的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師:這有一杯水和兩個空的罐子,你們看看兩個罐子是不是一樣的?現在老師把杯子裡的水同時倒進兩個罐子,等會兒再倒出來,你們看看會發現什麼?(老師操作分別將兩個罐子裡的水倒回到杯子裡。結果一個罐子裡的水還是清水,面另一個罐子裡的水變成了紅色的)

  2、尋找原因

  師:咦!這杯水怎麼會變成紅色的呢?(幼兒猜測)

  師:讓我來告訴你們這個秘密吧,請你們閉上眼睛大聲數一、二、三(當幼兒數到三的同時把罐子的蓋子開啟,讓幼兒發現原來裡面有一張皺紋紙)

  師:有的小朋友說,是紙身上的顏色跑到水裡了,是不是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3、教師示範小實驗:觀察皺紋紙浸在水裡會褪色

  師:看清楚這張是什麼顏色的?現在老師把它放在水裡,仔細看,紙有什麼變化?師生一邊觀察一邊發現,紙的顏色變掉了,變深了還是變淡了?

  師小結:東西放在水裡顏色會變淡,這就叫褪色。

  師:那麼褪掉的顏色跑到哪裡去了,水有什麼變化?

  4、幼兒實驗

  (1)認識材料

  剛才我們知道皺紋紙浸在水裡容易褪色外,老師這裡還準備了幾樣紅色的東西,看看是什麼?我們也來自己動手做實驗把它們放在水裡看看會不會褪色?

  (2)介紹操作方法

  每人準備了四個裝有水的杯了,每隻杯子上都貼有每樣東西的標記,就是告訴你應該把哪樣東西放進去。

  (3)出示記錄單,

  講述記錄方法這是一張記錄單,記錄單上也貼著四樣東西的標記,等一會兒實驗後你發現哪樣東西會褪色,就用印章在這個東西的標記下面印個印。

  (4)幼兒實驗

  每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把四樣東西分別放進相應的杯子,觀察該物體是否有褪色的現象。

  (5)幼兒記錄實驗結果。

  教師幫助幼兒一起在實驗記錄單上記錄實驗結果。

  (6)幼兒講述實驗過程。

  我們一起來看看實驗結果,這些材料放在水裡都褪色了嗎?哪些材料容易褪色,哪些材料不容易褪色?

  (7)小結

  並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水裡都會褪色,有的容易,有的不容易。

  是不是各種各樣的紙都會褪色呢?讓我們在活動時間再來做實驗,是不是各種布料都會褪色呢?那就要我們小朋友在媽媽洗衣服時仔細看一看,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們。

  【活動反思】

  幼兒對這次科學活動很感興趣,積極的探索什麼東西會使水變成紅色但是,由於引導不夠,幼兒對褪色這個概念沒有認識。。對於記錄單的使用,有些幼兒還沒有掌握。記錄單的作用也沒有完全的體現出來。給幼兒的操作時間也短了一點。

  上一篇:小班科學活動:紅紅的小東西

  下一篇:小班科學活動:愛吃蘿蔔的小兔

  【相關推薦】

  小班科學活動:餅乾變魔術

  小班活動:有魔力的顏色寶寶

  科學活動:吹泡泡(小班)

  小班科學活動:小手摸到了什麼

  科學:按形狀分類(小班)

  小班科學活動——水果切切切

  小班數學教案(上學期):小貓釣魚

  小班科學活動——瓶子和蓋子

  小班科學活動:我的蔬菜寶寶

  糖怎麼不見了(小班科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