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變變變教學設計

蔬果變變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夠按照學習要求收集所需的蔬果材料。

  2.充分展開想象,將收集到的蔬果想象成動物身體的某個部分。

  3.用拼接的方法將蔬果製作出各種立體的動物。

  教學重點:利用蔬果的形狀和色彩進行設計。

  難點:培養學生對生活中事物色彩的敏銳感覺。

  教法:認識、探究、

  學法:合作探究法、觀察法、討論法、演示法

  課前準備:提前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一下課本,看看需要收集哪些材料。讓學生和媽媽一起逛菜市場,收集一些可用於這堂課的蔬果。佈置學生帶一把比較快但能合起來或有刀鞘的刀子,牙籤。

  課時:2課時

  第一節

  教學過程:

  活動一:

  教師出示範作“蔬果娃娃”向學生打招呼,引起學生興趣。

  請學生拆一拆,研究一下這個小娃娃是用什麼做的。

  學生討論、回答。

  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利用“蔬果變變變”做成各種東西。(板書課題)

  活動二:

  教師播放幻燈片,展示多種用蔬果做的作品。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這件作品表現的是什麼形象?是以什麼蔬果為主體制作的?這件蔬果與這個形象有什麼相似之處?作者又利用了哪些蔬果做的裝飾使作品更接近原型?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給予評價與指導。

  活動三:

  分小組,將收集到的'物品展示出來,一起說一說,這些蔬果等物品分別像動物身上的哪一部分,然後進行交流。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想法。

  每個學生挑一件自己喜歡的蔬果作為作品的主體,(建議學生選大一點的)根據這件蔬果的外形再一次展開想象,然後交流:你收集到的這一蔬果的外形有什麼特徵,你準備將它變成什麼,怎麼變?(正著看不出像什麼時可以倒著看、側著看或轉動著調整角度看)

  活動四:

  小組合作試一試,運用手頭的材料,以一個大件蔬果為主,將幾個蔬果連線起來,做成一個小動物。

  展示作品,每組派一名代表將自己的作品拿到實物投影儀下展示,並作介紹。

  學生互評,教師評價。

  佈置學生回去瞭解食品雕刻以及食品工藝的有關知識。下節課帶好相關材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