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侵害保護自己說課稿

防範侵害保護自己說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範侵害保護自己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這次說課活動對於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希望透過此次活動能得到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

  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思想品德第四單元第二課“保護自我”的第二框《防範侵害保護自己》。本框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成長中的我”的“學法用法”部分: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能夠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本次說課的各個環節都是圍繞課程標準而設計的。本框教材在第一框“身邊的侵害與保護”教學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了適合初中生年齡段的操作性較強的自我保護方法。同時,作為本冊書的最後一單元“過健康、安全的生活”的最後一框,它是整個單元的落腳點,更是整本教材的落腳點。本框設計了三目內容:

  第一目“提高警惕”。說明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第二目“用智慧保護自己”。教材選取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絡的事例力求使學生學習的過程變成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第三目“用法律保護自己”。引導學生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增強學生用法積極性。

  二、說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學會依靠家庭、學校和社會保護自己,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勇氣和信心

  2、能夠樹立依法維權意識,增強學法用法的主動性。

  (二)、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

  2、知道我國為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專門制定了相關法規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運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護能力

  2、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三、說重點難點

  本框內容的重點是提高防範侵害、保護自己的意識,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難點在於增強自我保護的勇氣和信心,在實踐中學會有效的運用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自我保護的能力。其中,掌握運用保護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破重難點,達到教學目標,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首先用孫悅的一首老歌《祝你平安》進行匯入,說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圍的人都平平安安,不要受到傷害,然而社會中卻存在著不少威脅,如何讓自己避免遭受不良侵害,這就是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

  第一目:提高警惕

  閱讀書本P93頁李明的材料,思考兩個問題:

  1、身份證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2、李明不加思考將身份證借給他人,說明了什麼?

  這兩個問題是為了讓學生知道身邊存在著青少年受侵害的'現象,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複雜性;認識到“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接著,用PPT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相關法律條文,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權利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以此來提高警惕性和增強自我保護的信心。

  接著,小組間集思廣益討論“網交”,談一談對網路交往的看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認識到網路交往帶有一定的虛擬性,要慎重對待。那麼,網路交往應該注意些什麼?這裡給學生提供了四句網上交友的規則:“匿名交友網上多,切莫透露真資訊,網上人品難區分,小心謹慎沒有錯。”

  儘管如此,我們在各種媒體當中,不難發現還是會有學生因為麻痺大意,受到不良侵害的傷害,而且女生佔的比例較大,那女生如何保護自己,請男生幫忙出出主意。“特別關注”:《女生如何提高警惕》。

  本目的設計意圖:

  運用典型事例,直觀表達所要傳授的資訊,對本框重點“提高防範侵害、保護自己的意識”的一個突破。引導學生明白,面對不法侵害,如果我們警惕性不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就會使自己遭受損失,陷入困境。因此,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第二目:用智慧保護自己

  雖然我們加強了防範意識,但有時仍會不可避免的遇到不良侵害,這個時候應該怎樣去做?這就是第二目所要學生掌握的。

  首先,讓學生為一則故事《惠惠遭遇記》續寫結尾,看看惠惠登上那輛陌生人的麵包車後會有怎樣的結局。這一設計一方面鍛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透過思考明白,如果惠惠不運用智慧巧妙逃脫,後果將不堪設想。這一環節可以先讓小組成員之間探討故事結尾,然後演繹出來。

  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用智慧保護自己的重要性,接下來的教學環節中又繼續展示了書本P95頁高中生小任的例子,學生看完後思考兩個問題:

  1、小任與歹徒搏鬥的行為說明他怎樣?

  2、對於這樣的結果,你的思考和建議是什麼?

  此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現代社會提倡未成年人見義智為而不是見義勇為,我們要學會運用智慧既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又能打擊違法犯罪,進一步說明了用智慧保護自己的重要性。

  如果遇到不法侵害,應該怎樣去做?這裡為學生準備了一段《遇到攔截敲詐你會怎麼辦》的影片,透過它生動的講解,給學生提供了一些簡單有效的應對辦法。除了敲詐勒索,還有眾多不法侵害隱藏在生活中,因此接下來展示一些學生課前繪製好的防範侵害的圖片,並討論1、生活中我們還可能受到哪些社會不良行為的侵害?2、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本目的設計意圖:

  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主要是對教學重點中“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和技巧”的一個突破,遵循思想品德學科五步教學法,根據思想品德課的學習特點,培養學生入於書中掌握理論,出於書外實踐生活的能力,當學生遇到不法侵害時,能夠沉著冷靜,隨機應變,運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護能力。

  第三目:用法律保護自己

  透過一則高中生高林與其父之間對撫養費問題糾紛的案例,請學生思考這樣兩個問題:1、面對這樣的父親,高林應該怎樣做,請說出你的理由。2、你身邊有過類似的例子嗎?這一教學設計主要為了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讓他們明白我國法律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當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後面更是向學生展示出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資訊,有法律做為後盾,青少年更會增強戰勝不良侵害的勇氣。

  本目的設計意圖:

  透過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增強學法用法的主動性,提高自我保護的勇氣和信心。

  最後一個環節是請學生課後製作“青少年救護、自護卡”,並將做好的卡片裝進檔案袋中,這一部分是亮點也是對本節課內容的昇華,製作自護卡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有利於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五、對教學中相關問題的說明

  1、教學方法與策略

  本課教學基本採取了問題討論法,透過問題的層層深入探討,從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課堂教學中問題的展開都是以學生髮言為主,教師做好引導和點撥,注意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的結合。教學策略上考慮到動靜結合,既有美妙的音樂又有影片,有個人的思考又有小組之間的討論,使教學生動活潑。

  2、教學評價的運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發言要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如果和教學目標密切相關或者反映出學生思想上的困惑,要及時組織討論,並給提出這些問題的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

  以上是說課的全部內容,懇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以求完善,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