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精選14篇)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精選1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精選1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1
2020年,一場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快速擴散,市華豐家電有限公司黨員志願者張穎同志逆行而上,衝鋒在前,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彰顯了黨員本色,為抗疫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已的一份力量。當得知社群防疫工作壓力較大,人員不足,正招募志願者的訊息時,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並立即投入到五龍街道公園社群社群疫情防控執勤工作中。從2月8日起志願加入社群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崗,履職盡責。
張穎總是和顏悅色、耐心勸導居民,連續幾天的工作,使她嘴唇乾裂,嗓子嘶啞。但她總是說:“我們應該站好自己的崗,擔好自己的責!”遇到一些居民拿的東西太多,她會主動上去幫助。對於年紀大、行動不方便的居民,她會幫助買菜,勸說居民少出門。當看到有居民口罩帶的不合格,總是不忘囑咐兩句。每天值班,她都堅守戶外,耐心引導居民,解答問題,並認真檢查出入證、查驗掃碼情況。
她經常在值勤結束後,主動去查詢小區封閉口是否出現漏洞,當發現小區封口處的鐵絲網被人為破壞時,第一時間向上級彙報,減少隱患。
她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堅信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張穎說:能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成為一名志願者,感到無比自豪!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2
她是一名黨員志願者,她是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她是新臨社群黨總支書記,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層黨員幹部。值農曆新春佳節,席捲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破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為了加強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轄區居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從大年初一開始,葛巍書記就一直帶領社群人員在一線積極開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沒時間吃飯是經常的事,實在餓了就是簡單的泡麵一泡。因疫情緊張,她每天在所管的轄區裡不知道要走上幾個來回,對居民一遍一遍的宣傳,一天下來腳腫嗓啞的。因一直處在一線,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兒子送到奶奶家,兒子也才10歲,經常打電話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一向堅強的葛書記,紅了眼眶。此時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兒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訴她,此時社群的居民很需要她。掛了電話,葛書記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當中。
她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奔波在各小區的“戰場”上,接到上級有關部門給的武漢返新人員名單,她衝鋒陷陣,第一時間走進疑似人員的家中,事無鉅細的詢問情況,親自給他們量體溫,講述在家隔離重要注意事項,每天必進入疑似人員家中,仔細掌握情況。有些居家隔離人員急需新鮮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時,主動幫助購買,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在社群防疫工作站點上,她的身影從未消失過,主動發放宣傳單,主動送出愛心口罩,主動排查所有疑似人員資訊。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3
沁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號角吹響後,各個單位的黨員志願者奔赴防控工作一線,我很榮幸成為其中一員。我們來自於不同的崗位,卻有同一個目標——做好防疫工作,守護群眾身體安康。
日常防疫工作穩中求細。入戶摸排是防疫工作的首要任務,只有弄清人員居住情況,才能更好的為大家服務。為了避免和大家過多接觸,我們實行不碰面式排查。從門縫將排查表和承諾書遞給業主,並交代業主填好放至門口地上,一個小時後再一個個樓層收取。隔門遞表,是我們對業主的關心和保護,認真填寫排查表和承諾書,是業主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援。
消毒防護措施不留死角。除了全面消毒外,門把手、電梯按鈕、電梯間、樓梯扶手、垃圾桶是我們消毒的重點,小區13個單元,我主動承擔了9個單元的消毒任務,每天下樓342米,一起執勤的同志總是開玩笑說:“今天又上神農山啦,幾天能登頂?”把消毒任務作為一項健身運動,是緊張的防疫工作給我的最好禮物。
卡點站崗執勤嚴格把控。認真做好人員出入登記工作,量體溫、去向登記、證明索取、車輪鞋底消毒,每一項工作井然有條,不漏項,不馬虎,只有嚴格把關才是對百姓真的負責。同時我們建立微信群,做好群眾的後勤保障工作,日常採購、快遞送達、藥物速遞等第一時間在群裡通知。對於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老年人,建立檔案,定期諮詢,確保物資保障。
本職工作服務不脫崗。隨著復工節奏的加快,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群眾也越來越多,雖然大廳暫未對外開放,但我們為了確保民生工作不掉隊,能夠網上辦理的儘可能採取網辦,確需實地辦公的,我們提前電話聯絡,告知所需準備的材料,採取預約方式,接待辦事群眾。執勤結束,我就奔赴大廳,來一場特殊期間我與群眾的約會。
防疫是戰場,作為黨員志願者,我們嚴格把控,為小區居民站好崗、把好關。政務服務不耽擱,作為工作人員,全力服務企業群眾,讓辦事者溫暖舒心。堅決打好這場防疫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將有我。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4
周淑陽同學寒假返鄉期間報名成為了社群的一名志願者。在社群內,她對出入的居民和車輛進行體溫測量記錄,對返鄉人員進行上門詢問登記,幫助社群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春節期間,她積極宣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電動車入單元樓的通知,為社群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識,輔助社群居民過上一個安全祥和的幸福年。在她看來,寒假期間的志願服務活動不僅為社會做出了貢獻,還有利於自身實現自身價值,疫情期間,大學生更應當義不容辭地為家鄉抗疫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奉獻青春力量,我義不容辭。”做好安全防護的黃思嶸同學隨居委會挨家挨戶宣傳病毒知識,貼宣傳標語,發病毒防護宣傳單,告誡居民儘量不要外出。她還在春節期間參與送春聯的暖心活動,為市民送去祝福和快樂。“在志願服務過程中,我們不但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和心靈也得到了滿足。志願服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積極參與”黃同學這樣說道。
假期裡,陳淼同學作為新城社群的志願者服務活躍在幫扶群眾、奉獻社會的一線,用自己平凡的行動溫暖著需要幫助的人。她參加了社群組織的溫暖鄰里志願服務,年前參與了印刷版畫、寫對聯等活動,在活動的參與中,她深刻認識理解到了黨對於人民群眾的關心愛護,並感覺到自身的文化內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奮愚公之願,即可移山;共懷精衛之心,不難填海。”面對疫情,但黃學婷深知功薄蟬翼也好過無動於衷。因此她決定成為蘇州圖書館雛鷹志願者的一份子,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為期一週的志願者活動中,她的主要任務是管理閱覽室。在學習了排架的相關知識後,她認真檢查每本書的編號並將其按序排放整齊,同時協助工作人員掃描、整理、擺放圖書資料,為讀者測量體溫,檢視健康碼,維持圖書館的秩序。黃同學表示,希望透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起青年的責任,把小我融入大我當中,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5
高磊是嘉峪關市峪泉鎮黨委副書記兼團委書記。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第一時間回到崗位,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積極組建青年隊伍,做好重點人員摸排走訪和廣泛開展宣傳動員等工作,為全鎮的平安而堅守著,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全鎮團員青年樹立了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鮮明典型,極大地振奮了全鎮上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
吹響青春集結號,當好疫情防控“督導員”
作為鎮團委書記,高磊帶領鎮團委大力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號召全鎮團幹部、團員青年和返鄉大學生迅速行動起來,組建團員青年突擊隊4支、返鄉大學生志願服務隊2支,全力配合鎮村做好政策宣傳、科學普及、資訊錄入、疫情監測、值班值守等工作。使鎮村團員青年積極活躍在“外防輸入”的“第一關”,勸返外來人員車輛,在寒風中築起一道防禦線;活躍在進村入戶“內防擴散”預防“第一線”,逐人逐車進行消殺登記,為群眾的生命健康增添一道防線。同時,針對鎮域內小康住宅疫情防控工作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他多次深入小康住宅開展住戶思想工作,聯合小區青年居民建立自治組織,幫助其科學設卡、完善監控系統,做好疫情消殺工作。
主動作為勇擔當,當好疫情防控“排查員”
針對峪泉鎮“臨近市區,來嘉返嘉人員眾多且流動頻繁,節後轄區企業、出租大院和養殖大院復工復產等情況”的艱鉅防控任務,他臨難不怯、主動請纓帶隊開展排查走訪工作,不分晝夜,24小時帶班值班,對該區域出入鎮車輛和人員進行排查登記,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每到一戶,他都耐心細緻的為來嘉返嘉人員做好講解和服務,要求其按承諾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截止目前累計摸排100餘戶。同時,作為峪泉鎮黃草營村包村領導,他積極帶領網格員開展“地毯式”排查和重點人員管控工作,逐戶排查、逐人核實,嚴格落實“五個一”等管控措施。
引導傳播正能量,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
“老鄉您好!因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如您有接觸武漢回鎮人員,或者您家有武漢回鎮人員請務必告知我們!”這是連日來高磊日常工作內容,無論是在值班值守,還是入戶排查,他總會記得給群眾普及和講解防控知識,晚上更不忘將最新防控政策透過微信推送給每家每戶。他說紮紮實實做好輿情引導和防疫宣傳至關重要。在持續的宣傳之下,全鎮群眾的自我防護意識不斷增強,紛紛響應、主動參與,不串門、不扎堆,出門戴口罩,疫情防控全面深入人心。同時,他積極號召廣大團員青年對疫情防控的不實資訊,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主動發言發聲,消除負面影響。 作為鎮黨政辦負責人,他還積極利用鎮微信公眾號宣傳防疫抗疫知識、一線典型人物、特色亮點做法,廣泛傳播鎮村青年志願者不懼危險、無私奉獻、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感人事蹟和暖心故事,營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濃厚氛圍,以清朗的網路空間助力疫情防控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尚未結束,正是有許許多多像高磊一樣默默奉獻、無怨無悔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人們,才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定。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6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社群作為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築起了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禦牆。
“我是志願者,奔赴疫情防控一線責無旁貸”作為廣場社群的志願者馬珍,第一時間報道,主動加入到社群防疫工作隊伍中。馬珍是一名開飾品店的店主,平日裡也是個熱心人,在社群有需要的時候她總是第一個來幫忙。疫情防控期間,她負責在社群電話摸排每家每戶的資訊,然後又在小區院內挨家挨戶進行登記排查、到各小區張貼公告、發放出入證、對重點人員進行管理服務等工作,防疫任務多、責任重,她每天跟許多社群幹部一樣,堅持“五加二”、“白加黑”開展工作,馬珍說“我也想要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社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社群工作人員幹部都很辛苦,與其宅在家裡,不如參加志願服務,在這特殊時期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我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一切都會越來越好。”戰疫特殊時期,像馬珍這樣的社群志願者還有許多,他們在戰“疫 ”攻堅戰中,逆行而上,積極作為。他們的守護使社群疫情防控這道屏障更加的堅固,他們的默默奉獻堅定了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的決心!馬珍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志願者,首先我覺得志願者並不是一種光環,而是一種責任,要時刻走在前面,要發揮先鋒模範的作用,相比那些一線奮戰的英雄們,這些事情真的很微不足道,在我成長過程中,付出是無言又沉重。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馬珍的表現彰顯了青年志願者的良好精神風貌和責任擔當,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勇敢衝在前面,我相信,只有我們團結一心,不畏艱難一定會戰勝這次疫情,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強大。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7
自2月2日接到通知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11名志願者便前往濱江新區長林社群配合當地同志開始了他們的防疫抗疫工作。他們中有年逾50的“老革命”、也有剛剛入職的“小同志”;有年富力強的“大丈夫”、也有敢打敢闖的“巾幗英雄”。
2月3日,第一輪入戶調查和宣傳工作開始了。此時正值疫情高發期,家家門庭緊閉,叩門時要麼半天無聲、要麼大聲一句“搞麼子的!”面對群眾的不理解,52歲的鐘濤不停地往返於門房和樓棟間,一遍遍地敲門、打電話,直到業主理解配合調查為止,一天下來衣衫已經不知道被汗水浸溼了幾次。陳瑞靜,一名年輕的“90後”,聽說一位同志因交通受阻無法參加時,便主動請纓承擔長林安置小區25戶近100人的入戶調查工作。該小區屬無人看管小區,人員混雜,沒有基礎資料,入戶難度大。陳瑞靜沒有半點怨言,耐著性子挨家挨戶敲門,逐一宣傳解釋。在她的努力下,長林安置小區是該社群中最早一批完成入戶調查任務的小區。
隨著疫情的發展,第二輪疫情防控大走訪大排查工作於2月8日啟動。這一輪的走訪排查將居民的健康狀況納入調查範圍,要求更高,內容更細,任務更重。為更好地完成調查任務,退伍老兵燕曉軍同志自掏腰包購買紅外線測溫計,冒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逐門逐戶地為居民測量體溫,他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深深地感動了每一位住戶。年強的小夥熊鑫負責洪森新世界61戶195人的摸排工作,是所有摸排任務量最重的,涉及到的外地返鄉人員也最多。為了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結果精準,他在完成入戶任務後,還需要認真核對體溫資料,反覆確認摸排結果,經常到夜深了才回家。
2月9日,根據防控工作需要,全縣對住宅小區、家屬區實行更加嚴厲的“211”管制措施,憑臨時通行證出入。元宵節當天,為了不影響電信和發改局家屬區42戶住戶正常出入,志願者陳鵬、王慧敏互相配合著,把剛剛到手的臨時通行證加班加點地送到每位住戶手上,直到6點半才在家人的催促中回到家中歡度元宵。
這些只是自然資源和規劃和規劃局志願者們的工作瞬間,他們全身心地為濱江新區疫情防控工作奉獻自己心血。他們聚在一起,為了那共同的目標——“疫情早點結束,春暖花開的日子早點到來!”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8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舉國關注,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河南工業大學以黨建引領有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廣大研究生黨員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校黨委的決策和部署,在疫情面前,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爭做表率,為武漢加油,為祖國加油,齊心協力為疫情防控做出積極的貢獻。
王亞培同學是河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9級的碩士研究生,兼任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學生助理。作為一名黨員,長期以來,她嚴於律己,勤奮學習,熱心為廣大研究生師生服務,良好的素質和突出的工作業績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是河南省教育廳、共青團河南省委表彰的優秀學生幹部。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亮明身份,敢於發光發熱,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保護自己的同時,用愛心、細心、耐心、真心、誠心去關心關愛戰鬥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的幹部、黨員、村民志願者及環衛工人,為疫情防控工作建言獻策,築牢家鄉基層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以良好的作風、品行展現了工大研究生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在瞭解疫情的的第一時間,她認識到疫情防控關鍵在黨,哪裡需要,哪裡就應有共產黨員的身影;有國才有家,國家有難,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特別希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家鄉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積極貢獻。為此,她認真學習黨的政策和防護知識,自身採取好防護措施,設計微信推送內容,精心準備宣傳材料。在防控物資極端短缺、絕大部分藥店和超市口罩都已經售罄的情況下,她走遍幾十家藥店累計提前自費搶購了幾百只口罩。
農曆大年初一以來,她深入河南省葉縣昆陽鎮程莊村,利用微信群、發放宣傳冊、小廣播等多種途徑為父老鄉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和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大家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要透過官方渠道瞭解疫情的最新情況和防治方法,呼籲廣大群眾增強防範意識,提高對疫情形勢和防控措施的認識和理解,逐步消除了之前的牴觸和畏懼心理,使廣大群眾都自覺配合和參與到疫情群防群控行動中來。
她積極協助程莊村幹部、黨員和村民志願者,為進出人員體溫測量,對入村車輛進行消毒,對非必要人員進行勸返,開展入戶排查工作。考慮到工作人員不斷接觸檢查來往人群車輛,危險性高,尤為辛苦,口罩的更換也多,用量大,不易購買,為他們送上自費購買的口罩,感謝他們的奉獻和辛勤付出,希望他們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她利用所學的防控專業知識,為他們講授消毒噴壺的使用方法和消毒液配比方法。她提醒工作人員為了自己的安全,除了定時消毒,還要注意避免與來往車輛人員直接接觸,比如用小喇叭迴圈播音,進行宣傳,多項合理化建議得到工作人員的認可並予以實施和推廣。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醫生們抗戰前線,環衛工人保衛後方。看到環衛工人工作環境艱苦,往往是沒帶口罩或者戴口罩的方法不正確,她穿梭在大街小巷,為在特殊時期還堅守工作崗位的環衛工人送上口罩,耐心指導他們正確佩戴,及時向他們廣泛的宣傳書記講話精神及黨的政策和防控知識,普及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等。環衛工人紛紛表示學習到了國家政策、防治知識和科學的方法,現在口罩基本都買不到了,這些真是救了急,實在感謝。其實,在王亞培眼中真正該受到感謝的是這些辛勤勞動的環衛工呀!
長期以來,河南工業大學充分認識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舉措,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高水平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以生動鮮活的形式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的大格局,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9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新田縣400多名鄉村醫生衝鋒在前,每天拿著體溫槍,帶著隨訪包,奔波在巡診路上。新隆鎮山田灣村衛生室的廖建民就是其中一員,從大年初一開始,他和同事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用最樸實的行動守護在鄉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60天穿梭的抗“疫”路上,一個泛舊的隨訪包,一臺摩托車,每天騎行穿梭在村裡的大街小巷給村民看病、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這是疫情防控期間,鄉村醫生廖建民的日常。出發前,他需要經過洗手、消毒、檢查工具等一系列準備工作,每天兩到三次,到3月24日,整整60天。廖建民正在為居家醫學觀察者進行心理疏導。
“春節前,村裡很多外地務工人員都回家過年了。有些擔心,但時間不等人,我們必須第一時間入戶排查登記。”從大年初一開始,廖建民和村裡的另外兩名鄉村醫生分片入戶,每天光排查返鄉人員和測量體溫就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他說,雖然有時候忙的顧不上吃飯,但看著自己親手記錄下的正常體溫資料和逐漸減少的監測人員,一切辛苦都值得。“我們是村級防疫防控的第一個關口,必須做好這個把關人才行。”
山田灣村有6個自然村,2400餘人,從湖北、廣東等地回鄉,被列入監測物件的有60餘人。在這些村民的心裡,鄉村醫生不僅僅是健康的把關人,也是心理導師。
2月15日,對於從武漢回鄉的鄭紅兵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經過二十多天的體溫檢測,他終於平安過關,拿到了醫學觀察解除通知書。回想起那段被隔離的日子,鄭紅兵雖然心有餘悸,但更多的是“感動”。鄭紅兵說,鄉村醫生除了每天給自己測量體溫、科普防疫知識,還會進行專門的心理疏導,讓他一步步消除內心的恐懼。“在廖醫生沒來之前,心裡有一點慌。他給我量了體溫後,又給我進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導,整個人就放鬆很多。”
目前,山田灣村的監測物件相繼解除醫學觀察,開始返崗復工。但廖建民的工作並未減少,除了每天給外出務農的村民測量體溫,他和同事依然要走街串巷,入戶排查,精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廖建民升級幫扶方案的其中一戶,就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廖春輝。
廖春輝一家屬於因病因殘致貧的四類重點物件,他自己患有精神殘疾,父母也屬於慢性病管控物件。廖建民決定,在定期入戶回訪的基礎上,將“健康飲食”和“心理疏導”納入今年的幫扶工作中,讓廖春輝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我們會一步步跟進,透過改變飲食習慣和情緒疏導,希望可以緩解他的病情。”
聚焦“精準”二字,山田灣村已經制定出了一套規範的家庭醫生簽約和慢性病管理臺賬,一戶一檔,不落一人。廖建民說,從事鄉村醫生工作31年,對村裡每家每戶的情況都十分了解,做好村民的健康“把關人”已經成為自己的一種使命。“疫情防控只是我們鄉村醫生其中的一個考驗,以後我們會踐行‘醫者仁心’的責任,堅守“赤腳醫生”的精神,把村民的健康守護好。”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10
疫情就是命令,在疫情期間,許多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都火速行動起來。這些火速行動的最美逆行者,除了眾所周知的醫護工作人員,還有很多的在各基層工作做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比如交警,比如基層工作人員等等。最近看到一個新聞。在湖北十堰,在疫情十分嚴重時,有茅箭分局刑偵大隊8名民警向黨組織遞交了一份“火線入黨”申請書。這8名民警之所以遞交了“火線入黨”的申請,是因為關鍵時刻,都是黨員幹部衝鋒陷陣在基層一線。而他們看到同事在努力奮鬥,甚至不惜犧牲一切代價,也想去貢獻自己所有的力量。所以他們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從而能夠與同事戰友一起奮進在疫情攻堅戰的第一線。這些“火速申請的民警,全部在當天參與到應急處突隊中。
看到這個情況,心中十分激動與感慨。在防疫戰鬥到了最危急緊張的時刻,這些民警以火線入黨的方式,去到最基層一次線,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說明這些民警具有強烈的擔當精神,也說明他們一直在追求進步,追求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去展現初心,去牢記使命。看到“火速申請入黨”的新聞,讓我們彷彿回到了戰爭年代。當時在戰爭年代,面對緊張的戰鬥場面,一般都會選拔和組成敢死隊,敢死隊員一般都是部隊裡的黨員與團員。總體上,敢死隊都是要衝鋒在最前面,最危險,甚至可以說九死一生,但是在每次部隊需要敢死隊出發時,總是無數的戰士在踴躍報名。因為這些戰士都知道,在需要犧牲的時候,我們都性命是黨的,是民族的。這也是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人民最終贏得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根本原因。隨著新中國成立,隨著抗美援朝結束,新中國開始進入長期的和平時期。這個時候,很少需要我們成立敢死隊,去不惜一切代價去贏取某種“戰鬥”的勝利。但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是使命一直在,只是在和平時期,初心使命有了新的時代色彩。而遇到這次緊急疫情,我們依舊需要黨員幹部去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現在疫情情況很緊張,在全國範圍內醫療、警察、後勤等各行各業都在緊急行動,在這裡我們看到很多感人的事蹟。比如最近有個在火神山工作的護士,在得知自己的母親去世時,只能朝著家的方向鞠了三個躬。在這個時候,本來為人兒女者,是應該守在家中,送父母最後一程的。但是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她只能選擇堅守崗位。在這次疫情裡,我們不少醫護工作人員都因為工作太辛苦,猝死,還有一些基層工作人員也猝死。現在的資料,截止到2月13日大約有接近三十人在這次疫情裡因為一直長時間的工作而犧牲,讓人很遺憾。但正是這些在最緊急最危險的情況下依舊奮勇爭先,去到最基層一線的工作人員,才使得我們能夠有效抗擊這次疫情。而在這個過程裡,出現許多申請“火線入黨”的感人新聞。這些都是最美的逆行者,以自己捨生忘死的.努力付出,去組成血肉長城,從而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拼盡全力。
在這次抗疫戰鬥中,我們看到,無數的黨員幹部,都在身先士卒,都在喊著“讓我來”“跟我上”,每個人都在以上率下、身先士卒,譜寫出許多感人故事。而我們的其他工作人員,也在被感動被感染中,一起見賢思齊,一起攜手同行,一起前仆後繼,他們用一個共產黨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而義無反顧地衝向防疫、抗疫最前沿,去到最危險也是人們最需要的地方。這些無一不彰顯了擔當精神與追求進步的可貴品質。現在防疫形勢越發嚴峻,像十堰在2月13日凌晨開始進入戰備管理,說明情況嚴重,而這正需要更多的“不怕死、不怕苦”的突擊隊員去奮進去拼命。同時我們也相信,伴隨越來越多黨員幹部與有志青年加入,並透過自己的拼死努力,我們一定會取得抗疫戰的最終勝利。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11
32歲的某某是某某收費站一名普通的票管員。2020年1月下旬,大家都還沉浸在新年節日的氛圍中,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而至,疫情就是命令,在接到防控疫情通知那一刻,某某就一心想著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與大家一道抗擊疫情,於時他把年幼的女兒留在了老家,交給父母照顧,迅速踏上了回到工作崗位抗擊疫情的征程。
我是軍人我在前。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某某在工作中處處發揚軍人英勇頑強、迎難而上、團結拼搏的精神,組織員工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堅持對站區內和收費亭內進行消毒,堅持每天為當班收費員測量體溫,上崗前檢查當班收費員口罩、手套、護目鏡是否佩戴整齊,為員工配發消毒酒精,並督促班長隨時觀察班組員工在工作中的防護情況。同時對員工做好疫情宣傳工作,正確認識新冠肺炎疫情,不要過度恐慌,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
積極配合防控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某某作為某某收費站的站管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第一線。為積極配合地方做好防控疫情,某某在工作中與地方部門設定在站口外的疫情檢查點加強工作聯絡,指揮車輛的疏導工作,引導車輛有序進入疫情檢查點,做好所有出入站車輛人員的檢查工作,與地方檢查點攜手共進,共同做好防疫防控工作。同時在車道上設立疫情物資運輸車專用通道,保障疫情物資車輛快速通行。
體貼知心關愛員工。
1月29日,某某在得知某某收費站有2名員工所居住的小區已有確診患者後,他立即對全站員工再次進行摸底排查,在瞭解情況後確定2名收費員不但與確診患者住一個小區,而且還住在同一單元樓,存在感染風險。某某當機立斷將情況報告給值班領導,同時安排2名同志配合地方社群和小區工作人員做好隔離觀察,做好個人防護,不外出,做好個人防護。為了更好地瞭解2名員工的生活情況和穩定他們的情緒,某某堅持每日打電話聯絡他們,關心他們的生活,安撫他們的情緒,不要過度恐慌,做好自我隔離,發現有異常及時報告及時就醫,並主動詢問他們需要的物資送上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某某堅守崗位,恪盡職守,始終堅持在收費站一線,將收費員的健康放在首位、護在身後,確保了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樹立了良好的成渝高速公路視窗形象。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12
有這樣一對80後,他們是某某高速公路某某管理處的一對普通的“雙職工”。他們的工作崗位一個在服務區,一個在收費站。
早上六點多,天剛矇矇亮,為了讓熟睡中的兒子多睡上十分鐘,某某和某某夫妻倆趕緊摸索著起床。簡單洗漱後,一個忙著做一家人的早餐,一個忙著給兒子收拾當天的網課教學課輔資料。等吃完早餐後又忙著一起出門將兒子送去祖母處託管。
疫情防控期,夫婦倆每天互相提醒:“記得戴好口罩,記得多洗幾遍手……”單位和家庭的不停奔波,對他們來說每天都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接力賽”。
作為某某高速某某服務區現場負責人,某某肩負著疫情防護的重擔。對內要做好員工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特殊時期的情緒安撫,對外要保障過往司乘人員有安全舒適的休憩體驗——場區消毒、餐食供應、廁所革命、停車引導,一樣都不能少。加之簡陽市政府在服務區設定的入境車輛疫情排查點,需要協調和提供各項後勤供應,服務區工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他沒有退縮,凡事親力親為,帶領著多次受到上級表彰的“優秀管理團隊”團結一心、並肩作戰。自春節起,他未休息過一天。同事父親腿摔傷,需要請假回家護理,他馬上頂上去,24小時值班,遠在重慶雲陽老家的父母想在影片裡見見兒子,也需提前約好時間。
而處於收費一線的某某,在照顧家庭的同時,同樣認真堅守著崗位。疫情期間,她堅持優質文明服務,並將服務陣地拓展。隨著返程高峰到來,某某主線車流量增大,某某服務區的入境疫情排查點出現擁堵,高速公路上排起了長龍,不少去往成都方向的車輛選擇從就近的某某高新區收費站駛出繞行。為確保疫情防控部門的體溫檢測資料準確,收費站外的交警囑咐司機先開窗散涼,再接受體溫檢測。某某見交警忙不過來,主動提前在收費亭挨個提醒司機開啟窗戶,一天下來,重複的話語說了上千次,嗓子又幹又啞。但看見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她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為了保障家人的安全,夫妻倆商量每天回家後先與兒子隔離一米開外,等洗澡消毒後再和兒子接觸。工作的艱辛、生活的繁瑣,讓相守十餘年的他們更加緊密。他們是某某高速公路上無數“雙職工”家庭的縮影,他們用理解、鼓勵、守護、擔當助推了某某高速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感恩有你們。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13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紅安法院派駐杏花鄉東風社群幹警王漢民不顧個人安危,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讓初心在疫情防控一線熠熠生輝。
大年初一,王漢民同志看到媒體報道疫情嚴重,心急如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但身患癌症的愛人剛放療回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作為全家實打實的頂樑柱,著實難以在如此危急關頭置之度外。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作為組織培養多年的幹部,當黨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怎麼能夠只考慮個人利益?怎麼能夠貪生怕死?而且法院駐杏花鄉東風社群扶貧工作隊就是一面旗幟,這面旗幟我必須扛起來!經過內心一番激烈交戰,王漢民同志毅然做出決定,主動請纓參加疫情防控阻擊戰。顧不得兒女情長,與家人簡短交代後,王漢民義無反顧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
東風社群僅有七名幹部,其中三名因事因病請假了,只有四名幹部在崗工作,一方面人員嚴重短缺,而轄區內管轄的人口有兩萬多人,僅從武漢回鄉人員就有1200餘人,需要逐戶上門登記,排查回鄉人員。工作任務繁重艱鉅,且直接接觸潛在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其危險性不言而喻。王漢民帶領工作隊和社群人員深入所轄5個小區開展防控工作,克服疾病侵襲的恐懼和天氣寒冷困難,佩戴口罩全面入戶走訪,發放《致全縣市民的一封信》,每天早中晚三次到各小區廣播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營造人人重視、人人防控的社會氛圍,做到了疫情防控家喻戶曉。為防止疫情擴散,開展地毯式排查,及時瞭解常住人口、外來人口和返鄉人員健康狀況,登記武漢回鄉人員,一絲不苟發放防護用品,每天督促各小區對進出人員登記測量體溫,耐心勸返走親訪友的群眾,為居民住宅消毒,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每天發現多例疑似病人,王漢民真切感受到死神就在身邊,並一步步向自己靠近,白天忙於工作無暇多想,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禁格外牽掛家中的老小,強烈的思念和負疚更使得王漢民徹夜難眠。院領導多次深入該社群疫情一線親切慰問工作人員,對防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要求其強化自我防護意識,在抗擊疫情的同時,確保自身安全。院領導親人般的關心關懷讓王漢民既感溫暖,又倍受鼓舞。他又主動包保了同心花園小區和博學世家小區的防控工作,確保居民安全。對法院宿舍樓定時進行消毒,全力保護法院老幹部安全。利用下班時間對法院審判庭宿舍樓和杏花法庭宿舍樓樓道及公共空間進行徹底消毒,確保法院幹部及家人安全。
在日以繼夜的連續戰鬥中,王漢民共計發放《致全縣市民的一封信》3000餘份,上門登記武漢回鄉人員760餘人,測量體溫6000餘人次,向市民發放口罩8000餘個,發放防護服70件,紅外線測溫儀8個,消毒液600斤一串串資料,彰顯了王漢民的辛勞付出。
抗擊疫情工作任務十分堅巨,王漢民表示作為法院駐東風社群的一面旗幟,自己願意接受最關鍵時期的考驗,愈是艱難愈向前,矢志不渝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為法院增輝添彩。
分管領導先進事蹟材料14
茹麗娜,女,漢族,39歲,中共黨員,二級警督警銜。現擔任經濟開發區分局勤務綜合室負責人。入警16年來,她紮根基層埋頭苦幹,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廣大群眾以及領導同事的一致稱讚。因工作表現突出,曾先後獲得“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全市十優新聞工作者”、“個人三等功”、“全市優秀人民警察”、“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形勢,經濟開發區分局組建了執勤卡點黨員先鋒隊,茹麗娜同志作為一名黨員民警,主動要求參加,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各項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扛起抗疫使命擔當。209國道黃河大橋卡點處於豫、晉省際交界處,位置十分重要。在卡點執勤中,黨員民警茹麗娜協助配合當地衛生防疫等部門認真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始終堅守在防控疫情第一線,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檢,不斷排查有異常情況的返鄉人員,不斷提醒過往人員做好疫情防護措施。期間,檢查監測車輛55輛、人員85人次,勸返山西籍車輛10輛、三門峽籍車輛15輛。茹麗娜同志在堅守卡點執勤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日常勤務工作安排。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她積極響應領導號召,將疫情防控和“平安守護”工作相結合,圍繞分局中心工作和上級業務部門的工作部署,牢固樹立“逢一必爭、逢冠必奪”的爭先意識和敢打必勝的勇氣信心,有條不紊地開展疫情資訊報送、黨建引領、內外宣傳、後勤保障等日常事務性工作。在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中,她積極探索,認真思考,努力發揮宣傳工作特有的職能作用,真實的記錄公安民警奮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點滴瞬間,及時報道弘揚先進、弘揚正氣。充分利用網路新媒體平臺,在平安三門峽開發區微信公眾號、抖音公眾號、微博以及各新聞網路媒體釋出疫情防控工作資訊50餘條。並透過微信朋友圈大力宣傳防疫工作,提醒身邊的同事做好自身防護,切實提高群眾安全防範意識,紮實做好應對疫情的防控工作。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在這非常特殊時期,為了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從正月初三開始,全員取消休假正常上班。由於茹麗娜同志愛人家不在三門峽,大年三十,夫妻倆剛回到路途遙遠的外地公婆家,本想陪父母多呆幾天,接到單位全員取消休假的通知,當她對家中父母說明情況,父母表示非常理解,夫妻倆人帶著孩子連夜趕回三門峽,第二天便迅速投入到值班備勤、人員管控、應急處置中。為了便於工作,她“舍小家,為大家”,堅持在單位待命,因無暇照顧家裡,於是照顧兩個孩子的任務就交給了年邁的父母,三歲的小兒子有好多次,打電話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有時間陪我玩呀?”茹麗娜匆忙的安慰兒子說:“媽媽在工作,忙完就回”,簡短几句話,匆匆結束通話電話後,茹麗娜又轉身投入緊張忙碌的工作中,照顧孩子的重擔一直落在了父母的身上。
疫情面前,警察不退,茹麗娜同志放棄陪護、放棄團圓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只是千千萬萬民警在防控疫情阻擊戰中的縮影。疫情還在繼續,她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紮實的工作態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警察的錚錚誓言,為轄區居民的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