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詠物言志的詩句摘抄

寫詠物言志的詩句摘抄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節奏上鮮明有序,音諧韻美。詩句的.型別多樣,你所見過的詩句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詠物言志的詩句摘抄,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詠物言志的詩句摘抄1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3、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5、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6、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7、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9、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10、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11、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1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13、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14、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15、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1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17、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18、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1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0、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2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22、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23、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2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25、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6、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7、匝路亭亭豔,非時嫋嫋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28、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29、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30、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3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33、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湊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3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35、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3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7、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38、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39、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40、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41、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4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4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44、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45、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46、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47、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48、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49、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5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51、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52、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

  5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4、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5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56、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5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58、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59、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60、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61、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62、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

  63、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64、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65、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66、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67、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遊蜂聖得知。

  68、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

  69、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70、知君慣度祁連城,豈能愁見輪臺月。

  71、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7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73、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74、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75、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76、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7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7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80、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8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8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83、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84、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85、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86、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8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8、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89、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90、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91、位卑未敢忘憂國。

  92、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93、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94、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95、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96、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97、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98、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99、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00、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101、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0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103、華髮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104、失群寒雁聲可憐,夜半單飛在月邊。無奈人心復有憶,今暝將渠俱不眠。

  105、花開不併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寫詠物言志的詩句摘抄2

  1、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2、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楊萬里《新柳》

  3、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夏完淳《別雲間》

  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

  6、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祖詠《終南望餘雪》

  7、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8、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常建《春詞二首》

  9、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吳均《山中雜詩》

  10、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杜甫《贈花卿》

  11、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其一》

  12、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13、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毛澤東《沁園春·雪》

  14、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盧梅坡《雪梅·其二》

  15、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程顥《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

  16、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唐寅《畫雞》

  17、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五首·其一》

  18、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9、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王維《送沈子歸江東》

  20、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白樸《天淨沙·春》

  2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22、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鞏《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

  23、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鄭文寶《柳枝詞》

  24、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2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26、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27、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盧綸《長安春望》

  28、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29、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程顥《秋日》

  30、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盧梅坡《雪梅·其一》

  31、柳陰庭院佔風光,呢喃清晝長。——曾覿《阮郎歸·柳陰庭院佔風光》

  32、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

  33、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34、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35、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6、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37、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38、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王勃《滕王閣詩》

  39、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送柴侍御》

  40、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鄭燮《山中雪後》

  41、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登快閣》

  42、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

  43、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44、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杜甫《對雪》

  45、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6、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7、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班婕妤《怨歌行》

  48、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

  49、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晏殊《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

  50、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李白《獨坐敬亭山》

  51、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楊萬里《新柳》

  52、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53、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54、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55、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6、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5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58、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59、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60、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清平調·其一》

  61、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李商隱《對雪二首》

  62、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杜甫《閣夜》

  63、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程顥《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

  64、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

  65、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66、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67、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

  68、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春思二首·其一》

  69、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70、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周邦彥《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71、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祖詠《終南望餘雪》

  72、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73、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7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75、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76、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王禹偁《點絳唇·感興》

  77、飛雪帶春風,裴回亂繞空。——劉方平《春雪》

  78、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楊巨源《城東早春》

  79、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王維《終南山》

  80、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陳與義《襄邑道中》

  81、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82、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一》

  83、城上樓高重倚望,願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張先《江南柳·隋堤遠》

  84、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溫庭筠《夢江南·千萬恨》

  85、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歐陽修《別滁》

  86、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游《遊山西村》

  87、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渺茫。——蘇軾《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88、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89、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90、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明月上高樓》

  91、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92、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卓文君《白頭吟》

  93、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楊萬里《閒居初夏午睡起》

  94、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晏幾道《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9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96、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李白《遊洞庭湖五首·其二》

  97、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