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夔的意思
注音 一 ㄎㄨㄟˊ
拼音 yī kuí
基本釋義
⒈ 夔相傳為堯(一說舜)時樂正,僅有一足。
引證解釋
⒈ 夔 相傳為 堯 (一說 舜 )時樂正,僅有一足。 孔子 答 魯哀公 問,則說“足”是足夠之意,指有 夔 一人,就足夠制樂了。以後多從此說。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呂氏春秋·察傳》。後因以“一夔”指能獨當一面的專門人才,或指一人雖多缺點,仍有專長。參見“一夔足”。
引《梁書·裴子野傳》:“﹝ 子野 ﹞章句洽悉,訓故可傳,脫置之膠庠,以弘奬後世,庶一 夔 之辯可尋,三豕之疑無謬矣。”
▸ 一夔已足
▸ 一夔一契
▸ 一夔足
▸ 夔一足
▸ 如出一口
▸ 日慎一日
▸ 三自一包
▸ 三一回五一回
▸ 日甚一日
▸ 日復一日
▸ 融合為一
▸ 人手一冊
▸ 勸百諷一
▸ 熔於一爐
▸ 仁同一視
▸ 如出一軌
▸ 人生哲學的一課
▸ 人一己百
▸ 缺一不可
▸ 全一
▸ 三人一龍
▸ 若出一轍
▸ 群居和一
▸ 闕一不可
▸ 求備一人
▸ 若出一軌
▸ 筌蹏一悟
▸ 三世一爨
▸ 擎天一柱
▸ 清一色
▸ 屈指一算
▸ 攘臂一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