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塗的意思

注音 ㄙㄢ ㄊㄨˊ

拼音 sān tú

基本釋義

⒈  同“三途”。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三塗「ㄙㄢ ㄊㄨˊ」

⒈  地名。古代指太行、轘轅、崤澠,皆在今河南省境內,為險要之地。

《左傳·昭公四年》:「四嶽、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

⒉  印度宇宙觀中將眾生存在的世界分成五或六道,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而將畜生、餓鬼、地獄三種處境悲慘的狀況,稱為「三塗」。三塗是借用中國儒家經典《左傳》「三塗」一詞,表示危險之處,以之翻譯梵語apāyagati。

《賢劫經·卷六》:「消世無益法,滅化三塗厄。」
《西遊記·第一二回》:「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蒙誘愚蠢。」

引證解釋

⒈  山名。在 河南 嵩縣 西南, 伊水 之北,亦稱 崖口,又稱 水門。

《左傳·昭公四年》:“四嶽、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四嶽 三塗,實不一姓;金城湯池,未若人和。”

⒉  同“三途”。佛教語。

《百喻經·夫婦食餅共為要喻》:“墜墮三塗,都不怖畏。”
《新唐書·傅奕傳》:“西域 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嚇愚欺庸。”
明 張居正 《答宣大巡撫言虜求佛經》:“示之以三塗六道之苦,誘之以人天福果之説。”
清 蔣士銓 《臨川夢·譜夢》:“情將萬物羈,情把三塗繫,《小雅》《離騷》結就情天地。”
同“三途”。 《西遊記》第十一回:“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蒙誘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