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好歹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ㄓ ㄏㄠˇ ㄉㄞˇ
拼音 bù zhī hǎo dǎi
基本釋義
⒈ 好壞不分,也特指誤把別人的好心當成惡意。
英do not know what is good for one; take good for evil;
英文 unable to differentiate good from bad (idiom), not to know what's good for one, unable to recognize others' good intentions
法語 ne pouvoir distinguer le bien du mal, incapable de connaître une faveu
國語辭典簡編本
不知好歹「ㄅㄨˋ ㄓ ㄏㄠˇ ㄉㄞˇ」
指不辯好壞,或不能領會別人的好意。
造句你別不知好歹,敬酒不吃吃罰酒。
不知好歹「ㄅㄨˋ ㄓ ㄏㄠˇ ㄉㄞˇ」
⒈ 不能辨別好壞。指人糊塗,不知事情的是非或輕重。也作「不識好歹」。
引《儒林外史·第二〇回》:「那丈人鄭老爹見女婿就要做官,責備女兒不知好歹,著實教訓了一頓。」
《紅樓夢·第二四回》:「你小人兒家,很不知好歹,也到底立個主意。」
引證解釋
⒈ 不辨好壞。也指不能領會別人的好意。
引《金瓶梅詞話》第八七回:“那婆子不知好歹,又徯落他,打發 武松 出門。”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丈人 鄭老爹 見女壻就要做官,責備女兒不知好歹,著實教訓了一頓。”
《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你我那幾個侄兒實在不知好歹,新近他二房裡還要把那個小的兒叫我養活。”
▸ 不識好歹
▸ 知好歹
▸ 好歹不分
▸ 人事不知
▸ 目不知書
▸ 迷不知歸
▸ 茫然不知所措
▸ 蓼蟲不知苦
▸ 蟪蛄不知春秋
▸ 好歹
▸ 好心得不到好報
▸ 好心不得好報
▸ 費力不討好
▸ 出力不討好
▸ 不識不知
▸ 不懷好意
▸ 蟬不知雪
▸ 不知者不罪
▸ 不恰好
▸ 不知自量
▸ 不知自愛
▸ 不學好
▸ 博者不知
▸ 兵不逼好
▸ 不知輕重
▸ 不知寢食
▸ 不知起倒
▸ 不知其子視其父
▸ 不知其詳
▸ 不知其所以然
▸ 不知量
▸ 不知利害
▸ 不知就裡
▸ 不知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