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薑的意思
注音 ㄍㄢ ㄐ一ㄤ
拼音 gān jiāng
基本釋義
⒈ 中藥名。別名白姜。為姜科植物姜的乾燥根莖。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要產於四川、貴州等地。辛,熱。入心、肺、脾、胃、腎經。溫中逐寒,回陽通脈,消痰下氣。治胃腹冷痛、虛寒吐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風寒溼痺。本品能反射性興奮血管,運動中樞和交感神經,使血壓上升。
英dried ginger;
乾薑「ㄍㄢ ㄐ一ㄤ」
⒈ 晒乾的姜根,以色白飽滿者的品質最佳。
引證解釋
⒈ 晾乾的生薑塊莖。中藥的一種。
引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菖蒲、乾薑之止痺溼,菟絲、蓯蓉之補虛乏……俗人猶謂不然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乾薑》:“乾薑,以母薑造之。”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拄拐上虯鬚節,握著乾薑般五個指頭。”
▸ 乾柴
▸ 乳臭未乾
▸ 肉乾
▸ 乾坤再造
▸ 乾坤一擲
▸ 乾明
▸ 乾端坤倪
▸ 乾陵
▸ 乾隆帝
▸ 抔土未乾
▸ 葡萄乾
▸ 扭轉乾坤
▸ 墨跡未乾
▸ 墨汁未乾
▸ 摩乾軋坤
▸ 磨乾軋坤
▸ 梅乾菜
▸ 梅乾
▸ 馬乾
▸ 領乾薪
▸ 烈火乾柴
▸ 連乾
▸ 晾乾
▸ 梨乾
▸ 朗朗乾坤
▸ 陵土未乾
▸ 老白乾兒
▸ 快乾漆
▸ 淚乾腸斷
▸ 枯乾
▸ 口乾舌燥
▸ 浪蕩乾坤
▸ 口乾舌焦
▸ 康乾
▸ 口燥脣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