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致的意思
注音 ㄦˋ ㄓˋ
拼音 èr zhì
基本釋義
⒈ 指仁與孝。不一致;兩樣。
二致「ㄦˋ ㄓˋ」
⒈ 仁與孝。
引《後漢書·卷六四·延篤傳》:「夫人二致同源,總率百行,非復銖兩輕重,必定前後之數也。」
⒉ 不一致。
引《宋史·卷四三二·儒林傳二·周堯卿傳》:「其學春秋,由左氏記之詳,得經之所以書者,至三傳之異同,均有所不取。曰:『聖人之意豈二致耶?』」
引證解釋
⒈ 指仁與孝。
引《後漢書·延篤傳》:“夫人二致同源,總率百行,非復銖兩輕重,必定前後之數也。”
李賢 注:“二致,仁、孝也。”
⒉ 不一致;兩樣。
引《宋史·儒林傳二·周堯卿》:“其學《春秋》,由 左氏 記之詳,得經之所以書者,至三《傳》之異同,均有所不取。曰:‘聖人之意豈二致耶?’”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五節:“一個朝代裡,政治有治有亂,本質並無二致。”
▸ 毫無二致
▸ 並無二致
▸ 別無二致
▸ 三好二怯
▸ 三致意
▸ 三平二滿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三佔從二
▸ 三二
▸ 三致志
▸ 取名致官
▸ 三拳二腳
▸ 窮形盡致
▸ 三山二水
▸ 曲致
▸ 屈致
▸ 任重致遠
▸ 喬張做致
▸ 清致
▸ 喬張致
▸ 趣致
▸ 強致
▸ 器二不匱
▸ 情致
▸ 牽致
▸ 秦關百二
▸ 奇致
▸ 秦二世
▸ 秦二代
▸ 奇情異致
▸ 品致
▸ 齊心一致
▸ 破二作三
▸ 七十二變
▸ 鵬鴳齊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