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的意思

注音 ㄕˇ ㄐㄨㄣ ㄗˇ

拼音 shǐ jūn zǐ

基本釋義

⒈  植物名。又名留求子。使君子科,常綠蔓生,木質,長二丈許,五月花開如穗狀,紅色,可觀賞。實長寸許,外殼青黑有稜,內仁可供藥用。性溫味甘,功用消積殺蟲,是驅除蛔蟲的特效藥。俗傳潘州郭使君療小兒多用此藥。後因稱為“使君子”。

德語 Rangunschlinger

國語辭典修訂本

使君子「ㄕˇ ㄐㄨㄣ ㄗˇ」

⒈  植物名。使君子科使君子屬,落葉性藤狀灌木。葉對生,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先端漸銳基部近於心形,全緣,長七至十二公分,寬三點五至四點五公分。穗狀花序頂生,花紅色,密生,萼筒細長,五裂,裂片三角形,花瓣五片,長橢圓形,雄蕊十枚。核果呈狹橢圓形,外具五稜脊,黑色。原產於東南亞,臺灣及大陸地區四川、雲南、福建、廣東等均見。種子可入藥。

引證解釋

⒈  植物名。又名留求子。使君子科,常綠蔓生,木質,長二丈許,五月花開如穗狀,紅色,可觀賞。實長寸許,外殼青黑有稜,內仁可供藥用。性溫味甘,功用消積殺蟲,是驅除蛔蟲的特效藥。俗傳 潘州 郭使君 療小兒多用此藥。後因稱為“使君子”。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使君子》:“原出 海南 交趾,今 閩 之 紹武,蜀 之 眉州,皆栽種之,亦易生。其藤如葛繞樹而上……仁長如榧仁,色味如慄,久則油黑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