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ㄚˇ ㄇ一ㄢˋ
拼音 jiǎ miàn
基本釋義
⒈ 假面具。
英mask;
引證解釋
⒈ 仿照人物臉形制成的面具。參見“假面具”。
引《初學記》卷十五引 隋 薛道衡 《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假面飾金銀,盛服搖珠玉。”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高齊 蘭陵王 長恭,白類美婦人,乃著假面以對敵。”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假面》:“假面蓋起於《周禮》方相氏黃金四目以逐鬼……見於史傳者則俱以鐵為之,軍旅所用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胄》:“戴面自是倡優假面,鬭很者以護面,亦別有意。”
魯迅 《且介亭雜文·臉譜臆測》:“我只知道古時候( 南北朝 )的扮演故事,是帶假面的。”
⒉ 比喻偽裝的外表。參見“假面具”。
引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赴難”和“逃難”》:“那時的 北京,還掛著‘共和’的假面,學生嚷嚷還不妨事。”
▸ 假面具
▸ 假面劇
▸ 公假
▸ 檯面
▸ 滿面
▸ 八面光
▸ 三面
▸ 如面
▸ 三面網
▸ 三面手
▸ 人面鳥咮
▸ 肉袒面縛
▸ 饒假
▸ 人生面不熟
▸ 鵲面弓
▸ 人面桃花
▸ 人面狗心
▸ 刃面
▸ 人面逐高低
▸ 人面子
▸ 人面獸心
▸ 人心如面
▸ 人面
▸ 權假
▸ 人面竹
▸ 人面鬼心
▸ 囚首喪面
▸ 球面透鏡
▸ 求假
▸ 容假
▸ 球面鏡
▸ 曲面
▸ 獅身人面像
▸ 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