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澀的意思

注音 ㄆ一ˋ ㄙㄜˋ

拼音 pì sè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僻澀”。

⒉  冷僻晦澀。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僻澀”。冷僻晦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李洞 詩﹞時人但誚其僻澁,而不能貴其奇峭,唯 吳子華 深知。”
宋 陳善 《捫蝨新話》卷六:“樵 之文實牽強僻澁,氣象絶不類 韓 作,而過自稱許。”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六長》:“麄滷求筆,一也。僻澀求才,二也。細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無墨求染,五也。平畫求長,六也。”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下:“一變為 袁中郎 兄弟之詼諧,再變為 鍾伯敬 譚友夏 之僻澀,三變為 陳仲醇 程孟陽 之纖佻。”
鄧方 《論詩》詩:“願言嗣 玉谿,自知乃自憐,流易與僻澁,兩兩俱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