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蠶的意思
注音 ㄅ一ㄥ ㄘㄢˊ
拼音 bīng cán
基本釋義
⒈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蠶。
⒉ 普通蠶的美稱。
⒊ 有時也用於指蠶繭。
冰蠶「ㄅ一ㄥ ㄘㄢˊ」
⒈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蠶。
引晉·王嘉《拾遺記·卷一〇》:「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後作繭,長一尺,其色五彩。織為文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經宿不燎。唐堯之世,海人獻之,堯以為黼黻。」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蠶。
引晉 王嘉 《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後作蠒,長一尺,其色五彩,織為文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經宿不燎。”
唐 王貞白 《寄鄭谷》詩:“火鼠重收布,冰蠶乍吐絲。直須天上手,裁作領巾披。”
元 袁桷 《伯庸開平書事次韻》之一:“桂蠹除煩來 五嶺,冰蠶卻暑貢 三齊。”
明 何大復 《七述》:“躡飛雲之履,被明霞之紬,冰蠶瑩膚,藻龍耀眸,綴以錦帶,懸以 吳鉤。”
⒉ 普通蠶的美稱。
引唐 陳標 《長安秋思》詩:“吳 女秋機織曙霜,冰蠶吐絲月盈筐。”
宋 梅堯臣 《傷桑》詩:“柔條初變緑,春野忽飛霜;田婦搔蓬首,冰蠶絶繭腸。”
⒊ 有時也用於指蠶繭。
引清 李漁 《蜃中樓·訓女》:“冰蠶手自繅,溪浣身先導,督鮫人曉夜共織寒綃。”
▸ 冰蠶絲
▸ 枘鑿冰炭
▸ 日出冰消
▸ 人造冰
▸ 輕冰
▸ 青藍冰水
▸ 敲冰紙
▸ 清如冰壺
▸ 青冰
▸ 敲冰索火
▸ 若涉淵冰
▸ 敲冰玉屑
▸ 敲冰求火
▸ 敲冰戛玉
▸ 起蠶
▸ 親蠶
▸ 祈蠶
▸ 破冰船
▸ 漂冰
▸ 凝冰
▸ 跑冰
▸ 農蠶
▸ 刨冰
▸ 木冰
▸ 烹冰
▸ 賣冰
▸ 眠蠶
▸ 履霜堅冰
▸ 羅斯陸緣冰
▸ 鏤冰斸雪
▸ 履冰
▸ 鏤冰劚雪
▸ 履霜知冰
▸ 鏤冰
▸ 履冰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