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寒的意思
注音 ㄋ一ㄥˊ ㄏㄢˊ
拼音 níng hán
基本釋義
⒈ 嚴寒。
凝寒「ㄋ一ㄥˊ ㄏㄢˊ」
⒈ 嚴寒、非常寒冷。
引三國魏·劉楨〈贈從弟〉詩三首之二:「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其時天氣凝寒,注湯沃面過了,將殘湯傾去,還有傾不了的,多少留些在盆內。」
引證解釋
⒈ 嚴寒。
引《文選·劉楨<贈從弟>詩之二》:“豈不罹凝寒,鬆栢有本性。”
李善 注:“凝,嚴也。”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 唐 孔穎達 疏:“冬時凝寒之氣在於地上,水又清輕,羽既稟其寒氣,又象水聲,故其數少。”
宋 曾鞏 《降龍》詩:“凝寒墮指熱侵骨,一宴百盞傾金壺。”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其時天氣凝寒,注湯沃面過了,將殘湯傾去,還有傾不了的,多少留些在盆內。過了一夜,凝結成冰。”
▸ 篩寒灑白
▸ 神湛骨寒
▸ 驅寒
▸ 山寒水冷
▸ 卻寒簾
▸ 秋月寒江
▸ 輕俗寒瘦
▸ 衾寒枕冷
▸ 輕寒
▸ 清寒
▸ 球寒
▸ 千島寒流
▸ 祈寒
▸ 祁寒
▸ 切骨之寒
▸ 乞寒潑胡
▸ 乞寒胡
▸ 祁寒酷暑
▸ 祁寒溽暑
▸ 乞寒
▸ 峭寒
▸ 屏氣凝神
▸ 破瓦寒窯
▸ 淒寒
▸ 祁寒暑雨
▸ 悽風寒雨
▸ 貧寒
▸ 破寒
▸ 破膽寒心
▸ 凝穩
▸ 凝笑
▸ 凝章
▸ 凝重
▸ 凝情
▸ 凝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