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政區的意思
注音 ㄉㄚˋ ㄒ一ㄥˊ ㄓㄥˋ ㄑㄨ
拼音 dà xíng zhèng qū
基本釋義
⒈ 1949年—1954年間我國設立的包括若干省(市)大於省級的行政區域。當時全國共設立華北、西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個大行政區。
英greater administrative area;
大行政區「ㄉㄚˋ ㄒ一ㄥˊ ㄓㄥˋ ㄑㄨ」
⒈ 大陸地區指介於中央與省級之間的行政區,為行政區的最大一級。西元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四年,大陸上共分華北、西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區。
引證解釋
⒈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國初期行政區的最大一級,介於中央與省級之間。共分為華北、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個大行政區,並設立大行政區一級行政機構。1954年撤銷。
引毛澤東 《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我黨在‘三反’中基本解決了中央、大行政區、省市和專區四級許多工作人員中的貪汙和浪費兩個問題。”
▸ 特別行政區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行政區域
▸ 行政區劃
▸ 九大行星
▸ 貨賂大行
▸ 大行不顧細謹
▸ 大行受大名
▸ 大行人
▸ 大棒政策
▸ 大行大市
▸ 大行
▸ 大行皇帝
▸ 大行皇后
▸ 大行星
▸ 行政處罰
▸ 行政行為
▸ 行政法規
▸ 行政機關
▸ 行政拘留
▸ 行政
▸ 行政制裁
▸ 行政法
▸ 行政訴訟法
▸ 行政複議
▸ 行政訴訟
▸ 行政處分
▸ 區域經濟政策
▸ 大區
▸ 大政
▸ 大政方針
▸ 三大政策
▸ 五行大布
▸ 中國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