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姜的意思
注音 ㄐ一 ㄐ一ㄤ
拼音 jī jiāng
基本釋義
⒈ 春秋時,周王室姓姬,齊國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為貴族婦女之稱。
⒉ 稱美婦女的宗族。
⒊ 泛指美女。
姬姜「ㄐ一 ㄐ一ㄤ」
⒈ 春秋時代,周王室姓姬,齊國姓姜,二國常通婚,故用以稱貴族婦女。
引《左傳·成公九年》:「雖有姬姜,無棄蕉萃。」
《文選·班固·西都賦》:「遊士擬於公侯,列肆侈於姬姜。」
⒉ 泛指美人。
引《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室無姬姜,門多長者。」
《舊唐書·卷一八四·宦官傳·序》:「飾姬姜狗馬之玩,外言不入,惟欲是從。」
引證解釋
⒈ 春秋 時, 周 王室姓 姬,齊 國姓 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為貴族婦女之稱。
引《左傳·成公九年》:“雖有 姬 姜,無棄蕉萃。”
杜預 注:“姬 姜,大國之女。蕉萃,陋賤之人。”
漢 班固 《西都賦》:“遊士擬於公侯,列肆侈於 姬 姜。”
⒉ 稱美婦女的宗族。
引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族茂 姬 姜,仁深聖善。”
⒊ 泛指美女。
引《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室無姬姜,門多長者。”
李周翰 注:“姬姜,美女也。”
《詩·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唐 孔穎達 疏:“而謂之姬者,以 黃帝 姓 姬,炎帝 姓 姜,二姓之後,子孫昌盛,其家之女,美者尤多,遂以姬姜為婦人之美稱。”
《舊唐書·宦官傳序》:“飾姬姜狗馬之玩,外言不入,惟欲是從。”
宋 葉適 《懷遠堂》詩:“盤筵化蒲莧,歌舞諱姬姜。”
▸ 三姜
▸ 山姜
▸ 瓊姬
▸ 橈姬
▸ 情重姜肱
▸ 齊姬
▸ 齊姜
▸ 秦姬曲
▸ 名姬
▸ 孟姜女
▸ 孟姜
▸ 孟姜女調
▸ 妙姬
▸ 曼姬
▸ 毛姬
▸ 麥句姜
▸ 苗姜
▸ 盧姬
▸ 隆姬
▸ 驪姬
▸ 麗姬
▸ 廉姜
▸ 老鼠搬姜
▸ 孔姬
▸ 敬姜猶績
▸ 荊姬
▸ 姜戎
▸ 姜太公
▸ 姜維
▸ 姜子牙
▸ 姜尚
▸ 姜被
▸ 姜夔
▸ 姜文
▸ 姜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