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尹的意思
注音 ㄈㄨˇ 一ㄣˇ
拼音 fǔ yǐn
基本釋義
⒈ 府級的最高長官,相當明清時代的知府。
英prefectural magistrate;
英文 magistrate, prefect
德語 richterlicher Beamter
府尹「ㄈㄨˇ 一ㄣˇ」
⒈ 職官名。始於漢代於京畿置的京兆尹,掌地方行政。唐代西都、東都、北都亦各置府尹,明、清襲之。後泛指太守。
引證解釋
⒈ 官名。始於 漢 代之京兆尹。一般為京畿地區的行政長官。 唐 代之 東都、西都、北都 及州郡之升府者,皆置府尹。 宋 代 開封 之府尹不常置。 明 代之 應天、順天,清 代之 順天、奉天,均置府尹。後亦用以泛稱太守。
引《水滸傳》第十八回:“何濤 聽了大喜,隨即引了兄弟 何清,徑到州衙裡見了太守。府尹問道:‘那公事有些下落麼?’”
▸ 三府
▸ 囷府
▸ 權府
▸ 泉府
▸ 權知府
▸ 人民政府
▸ 卿尹
▸ 清虛洞府
▸ 膳府
▸ 清府
▸ 瓊府金穴
▸ 清曹竣府
▸ 清都紫府
▸ 清曹峻府
▸ 球府
▸ 輕重九府
▸ 器府
▸ 齊雞開府
▸ 平府
▸ 遷府
▸ 臬府
▸ 奶子府
▸ 腦府
▸ 南宰相府
▸ 內史府
▸ 南京臨時政府
▸ 謀府
▸ 內務府
▸ 幕府書廚
▸ 幕府制度
▸ 幕府
▸ 內府
▸ 莫府
▸ 明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