忮刻的意思
注音 ㄓˋ ㄎㄜˋ
拼音 zhì kè
基本釋義
⒈ 褊狹刻薄。
引證解釋
⒈ 褊狹刻薄。
引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 秦檜 ﹞明日入堂,忽問曰:‘聞昨日奏事甚久?’執政惶恐,曰:‘某惟誦太師先生勳德曠世所無,語終即退,實無他言。’ 秦公 嘻笑曰:‘甚荷!’蓋已嗾言事上章。執政甫歸閤子,彈章副本已至矣。其忮刻如此。”
《明史·李善長傳》:“善長 外寬和,內多忮刻。”
《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待人傲慢驕奢,居心忮刻陰險。”
▸ 刻忮
▸ 任刻
▸ 忍忮
▸ 染神刻骨
▸ 缺刻
▸ 日刻
▸ 權忮
▸ 頃刻
▸ 頃刻酒
▸ 傾刻
▸ 頃刻花
▸ 頃刻之間
▸ 槧刻
▸ 切刻
▸ 強忮
▸ 侵刻
▸ 綺刻
▸ 千金一刻
▸ 遷刻
▸ 裒刻
▸ 陗刻
▸ 清刻
▸ 鍥刻
▸ 掊刻
▸ 峭刻
▸ 期刻
▸ 偏刻
▸ 偏忮
▸ 佩刻
▸ 片刻
▸ 木面雕刻
▸ 木刻
▸ 木口雕刻
▸ 木刻符契
▸ 目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