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几的意思
注音 ㄆ一ㄥˊ ㄐ一
拼音 píng jī
基本釋義
⒈ 靠在几上。
引證解釋
⒈ 後以“憑几”指帝后臨終付託。
引《書·顧命》:“皇后憑玉幾,道揚末命。”
宋 蘇軾 《答許狀元啟》:“先皇帝未明求衣,久已格於至治,洮盥憑几,尚不忘於選賢。”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內閣·隆慶七相之去》:“至 穆宗 憑几,僅 高 張 二公受遺。”
《明史·后妃傳二·穆宗孝定李太后》:“先生親受先帝付託,其朝夕納誨,終先帝憑几之誼。”
⒉ 憑靠几案。
引唐 韓愈 《代張籍與李浙東書》:“閤下憑几而聽之,未必不如聽吹竹彈絲、敲金擊石也。”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二》:“憑几其杖,顧盼指使,則徒隸之人至。”
靠在几上。 宋 朱熹 《答陳才卿書》:“熹 今年足疾為害甚於常年,氣全滿,憑几不得,緣此禮書不得整頓。”
宋 毛幵 《滿江紅·懷家山作》詞:“但等閒、憑几看南山,雲相逐。”
▸ 憑几據杖
▸ 憑几之詔
▸ 任憑
▸ 人憑志氣虎憑威
▸ 恁憑
▸ 憑欄
▸ 憑風
▸ 憑肩語
▸ 憑闌
▸ 憑城
▸ 憑衿
▸ 憑河
▸ 憑攬
▸ 憑式
▸ 憑附
▸ 憑城借一
▸ 憑高
▸ 憑隆
▸ 憑弔
▸ 憑空捏造
▸ 憑據
▸ 憑按
▸ 棲憑
▸ 憑文
▸ 憑險
▸ 憑結
▸ 憑科
▸ 憑託
▸ 憑系
▸ 憑藉
▸ 憑券
▸ 憑軾結轍
▸ 憑恃
▸ 憑籍
▸ 憑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