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鐘的意思
注音 一ㄥˋ ㄓㄨㄥ
拼音 yìng zhōng
基本釋義
⒈ 亦作“應鐘”。
⒉ 古樂律名。十二律之一。古人以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配,每月以一律應之。應鐘與十月相應。
應鐘「一ㄥˋ ㄓㄨㄥ」
⒈ 古樂律名。十二律之一,為六陰律之三。古人以十二律和十二月相配,每月以一律應之,應鐘與十二月相應。
引《禮記·月令》:「其音羽,律中應鐘。」
《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應鐘,言陰氣應亡射,該臧萬物而雜陽閡種也。」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應鐘”。古樂律名。十二律之一。古人以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配,每月以一律應之。應鐘與十月相應。參見“十二律”、“十二月律”。見“應鐘”。
引《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其音羽,律中應鐘。”
鄭玄 注:“孟冬氣至,則應鐘之律應。應鐘者,姑洗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長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
《漢書·律曆志上》:“應鐘,言陰氣應亡射,該臧萬物而雜陽閡種也。位於亥,在十月。”
▸ 山崩鐘應
▸ 點鐘
▸ 三分鐘熱度
▸ 瑞應車
▸ 熱島效應
▸ 灑掃應對
▸ 塞耳盜鐘
▸ 善應
▸ 取應
▸ 灑掃應對進退
▸ 群山四應
▸ 如響而應
▸ 如響之應聲
▸ 趨膚效應
▸ 取代反應
▸ 熱核反應
▸ 敲喪鐘
▸ 洽應
▸ 如應斯響
▸ 竊鐘掩耳
▸ 其應若響
▸ 其應如響
▸ 磬鐘
▸ 氣應
▸ 丕應
▸ 憑應
▸ 頻率響應
▸ 皮格馬利翁效應
▸ 木鐘
▸ 暮鼓朝鐘
▸ 鬧鐘
▸ 莫應豐
▸ 暮鼓晨鐘
▸ 鳴鐘食鼎
▸ 鳴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