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法的意思
注音 ㄒㄨㄢˊ ㄈㄚˇ
拼音 xuán fǎ
基本釋義
⒈ 公佈法令。古時公佈法令,都懸掛於宮闕,故稱。
懸法「ㄒㄨㄢˊ ㄈㄚˇ」
⒈ 古代將法令懸在門闕上公佈,故稱公佈法令為「懸法」。南朝梁·陸倕〈石闕銘〉:「或以聽窮省冤,或以布化懸法。」也作「懸書」。
引證解釋
⒈ 公佈法令。古時公佈法令,都懸掛於宮闕,故稱。
引南朝 樑 陸倕 《石闕銘》:“或以聽窮省寃,或以布化懸法。”
唐 李華 《含元殿賦》:“東風發春,懸法象魏,與人惟新。”
《元典章新集·刑部·盜賊通例》:“《虞書》有象刑之典,《周禮》載懸法之文。”
▸ 高懸
▸ 閏法
▸ 三尺法
▸ 任法獸
▸ 三法司
▸ 商法
▸ 如法
▸ 如法砲制
▸ 如法炮製
▸ 人民法院
▸ 染法
▸ 詘法
▸ 榷鹽法
▸ 曲懸
▸ 拳法
▸ 群法
▸ 屈法
▸ 窮懸
▸ 銓法
▸ 清懸
▸ 日內瓦命名法
▸ 取法
▸ 取法乎上
▸ 青苗法
▸ 曲法
▸ 橈法
▸ 輕法
▸ 欽定憲法大綱
▸ 巧法
▸ 槍法
▸ 愆懸
▸ 僑寄法
▸ 錢法
▸ 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