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扭捏捏的意思
注音 ㄋ一ㄡˇ ㄋ一ㄡˇ ㄋ一ㄝ ㄋ一ㄝ
拼音 niǔ niǔ niē niē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表現出裝模作樣的雅緻或講究,以裝模作樣的雅緻或講究為特色。
例中國舊式婦女扭扭捏捏的步子。
英mincing;
相似詞
相反詞
英文 affecting shyness or embarrassment, coy, mincing (walk, manner of speech), mannered
國語辭典簡編本
扭扭捏捏「ㄋㄧㄡˇ ㄋㄧㄡˇ ㄋㄧㄝ ㄋㄧㄝ」
1.走路時身體左右搖擺扭動。
造句這個小丑故意扭扭捏捏的上場,惹得全場觀眾大笑。
2.形容舉止、言談不自然。
造句上臺演講態度要從容大方,不可扭扭捏捏。
扭扭捏捏「ㄋ一ㄡˇ ㄋ一ㄡˇ ㄋ一ㄝ ㄋ一ㄝ」
⒈ 走路時身體左右搖擺扭動。也作「捏捏扭扭」。
引《儒林外史·第一〇回》:「看到戲場上小旦裝出一個妓者扭扭捏捏的唱,他就看昏了。」
⒉ 故做嬌態或裝腔作勢、不大方自然。也作「捏捏扭扭」。
引《紅樓夢·第二七回》:「難為你說的齊全,不像他們扭扭捏捏蚊子似的。」
引證解釋
⒈ 身體擺動貌。多形容羞羞答答或裝腔作勢。
引《紅樓夢》第六回:“劉老老 才扭扭捏捏的在炕沿兒上側身坐下。”
朱自清 《歌謠的歷史》:“北歌寫兒女的心事,也有一種樸實爽快的神氣,不像 江 南女兒那樣扭扭捏捏的。”
▸ 扭捏
▸ 扭捏作態
▸ 捏捏扭扭
▸ 東扭西捏
▸ 揉捏
▸ 鉗扭
▸ 牽扭
▸ 砌詞捏控
▸ 七灣八扭
▸ 撇扭
▸ 憑空捏造
▸ 七歪八扭
▸ 排捏
▸ 扭股兒糖
▸ 扭達
▸ 扭轉乾坤
▸ 扭轉幹坤
▸ 扭傷
▸ 扭轉
▸ 扭動
▸ 扭結
▸ 扭秧歌
▸ 扭搐
▸ 扭絞
▸ 扭腰撒胯
▸ 扭角羚
▸ 扭手扭腳
▸ 紐捏
▸ 捏著鼻子
▸ 扭虧增盈
▸ 扭虧為盈
▸ 捏舌
▸ 扭纏
▸ 扭直作曲
▸ 扭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