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牆摸壁的意思

注音 ㄈㄨˊ ㄑ一ㄤˊ ㄇㄛ ㄅ一ˋ

拼音 fú qiáng mō bì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見“扶牆摸壁”。

國語辭典修訂本

扶牆摸壁「ㄈㄨˊ ㄑ一ㄤˊ ㄇㄛ ㄅ一ˋ」

⒈  扶摸著牆壁,沿著牆壁走路。

《負曝閒談·第二〇回》:「一路扶牆摸壁,回到自己房中,在自己的床上躺下。」

⒉  比喻言論主張沒有真切的見地。

《孽海花·第二九回》:「不過說到開國會,定憲法,都是些扶牆摸壁的政論,沒一個揮戈回日的奇才。」

引證解釋

⒈  見“扶牆摸壁”。亦作“扶墻摸壁”。

⒉  謂步履不穩。

清 秋瑾 《精衛石》第一回:“纏了近丈的裹腳布,還要加紮帶子,再加上緊箍箍的尖襪套,窄窄的腳,弄到扶牆摸壁,一步三扭。”
葉聖陶 《苦辛》:“她說走路非扶牆摸壁不可,腳踏下去差不多自己沒有數。”

⒊  比喻小心謹慎,沒有創見。

《孽海花》第二九回:“不過説到開國會,定憲法,都是些扶牆摸壁的政論,沒一個揮戈迴日的奇才。”
葉聖陶 《病中》:“你們不敢表示自己的主張,不敢發抒自己的情感,只是在那裡扶牆摸壁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