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與的意思
注音 ㄊㄨㄟ ㄩˇ
拼音 tuī yǔ
基本釋義
⒈ 讓與。
⒉ 推許。
引證解釋
⒈ 讓與。
引《東觀漢記·承宮傳》:“耕種禾黍,臨熟,人就認之, 宮 悉推與而去,由是顯名。”
《三國志·魏志·公孫瓚傳》“乃以 劉虞 為 幽州 牧”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曜 《吳書》:“嘗有失牛者,骨體毛色與 虞 相似,因以為是,虞便推與之。”
宋 葉適 《沉仲一墓誌銘》:“天行或飢凶,民利慾建置,君率先推與。”
⒉ 推許。
引唐 韓愈 《舉張惟素自代狀》:“文學治行,眾所推與,累歷中外,資序已深。”
宋 朱長文 《續書斷·妙品》:“騎省敏於文,為 江 錶冠,中朝中大夫皆推與之。”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十一》:“見 柴墟 集中有《與徐子仁書》,極相推與。”
▸ 推誠相與
▸ 與時推移
▸ 與世推移
▸ 推出
▸ 推力
▸ 不與
▸ 善與人同
▸ 三推六問
▸ 容與
▸ 讓棗推梨
▸ 日不我與
▸ 讓與
▸ 取與
▸ 取與不和
▸ 人取我與
▸ 權與
▸ 施與
▸ 窮源推本
▸ 欋推
▸ 親與
▸ 敲推
▸ 侵與
▸ 全域性與區域性
▸ 親推
▸ 千推萬阻
▸ 顙推之履
▸ 乞與
▸ 七推八阻
▸ 其與
▸ 前挽後推
▸ 捧轂推輪
▸ 陪推
▸ 排推
▸ 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