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編殘簡的意思
注音 ㄉㄨㄢˋ ㄅ一ㄢ ㄘㄢˊ ㄐ一ㄢˇ
拼音 duàn biān cán jiǎn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編:穿簡用的皮條或繩子。零落不全的簡冊。比喻殘缺的書籍或文章。
例凡周漢以降,金石遺文,斷編殘簡,一切綴拾,研稽異同,立說於左,的的可表證,謂之集古錄。——《宋史·歐陽修傳》
英stray fragments of text; incomplete parts of ancient books;
⒉ 亦說“斷簡殘編”、“殘編斷簡”
斷編殘簡「ㄉㄨㄢˋ ㄅ一ㄢ ㄘㄢˊ ㄐ一ㄢˇ」
⒈ 編,串連簡片的繩子。簡,古代供書寫用的狹長形竹、木片。斷編殘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文章。也作「斷簡殘編」、「殘編斷簡」、「殘章斷簡」。
引《宋史·卷三一九·歐陽修傳》:「好古嗜學,凡周、漢以降金石遺文、斷編殘簡,一切掇拾。」
引證解釋
⒈ 殘缺不全的古籍。簡,古時用以書寫的竹片。編,穿簡的皮條。
引宋 黃庭堅 《讀書呈幾復》詩之一:“身入群經作蠹魚,斷編殘簡伴閒居。”
《宋史·歐陽脩傳》:“﹝ 歐陽脩 ﹞好古嗜學,凡 周 漢 以降,金石遺文,斷編殘簡,一切掇拾,研稽異同,立説於左,的的可表證,謂之《集古録》。”
亦省作“斷編”。 宋 蘇舜欽 《冬夕偶書》詩:“玉顏皓齒他人樂,獨守殘燈理斷編。”
元 劉因 《平昔》詩:“人間萬事思空遍,依舊西窻理斷編。”
▸ 殘編裂簡
▸ 斷雨殘雲
▸ 斷管殘瀋
▸ 斷管殘沈
▸ 斷垣殘壁
▸ 斷墨殘楮
▸ 斷瓦殘垣
▸ 斷幅殘紙
▸ 斷璧殘璋
▸ 斷壁殘垣
▸ 斷編
▸ 斷壁殘璋
▸ 遺編墜簡
▸ 遺編絶簡
▸ 遺編絕簡
▸ 移編絕簡
▸ 斷簡殘編
▸ 殘編斷簡
▸ 斷簡遺編
▸ 殘篇斷簡
▸ 殘章斷簡
▸ 遺編斷簡
▸ 青絲簡編
▸ 簡斷
▸ 簡單判斷
▸ 簡編
▸ 蠹簡遺編
▸ 斷簡
▸ 殘絲斷魂
▸ 殘編
▸ 殘圭斷璧
▸ 編簡
▸ 遺篇斷簡
▸ 彙編
▸ 熔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