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葦的意思
注音 ㄕㄨˋ ㄨㄟˇ
拼音 shù wěi
基本釋義
⒈ 捆紮的蘆葦。
引證解釋
⒈ 捆紮的蘆葦。
引《史記·田單列傳》:“田單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
唐 張隨 《縱火牛攻圍賦》:“因七尺之殊狀,畫五彩之奇文,先事以謀,鑿垣之門暗啟;及期而進,束葦之火遂焚。”
▸ 榷束
▸ 屈束
▸ 遶束
▸ 箝束
▸ 牽束
▸ 鈐束
▸ 陗束
▸ 鉗束
▸ 蒲葦
▸ 迫束
▸ 皮葦
▸ 潘張左束
▸ 麻葦
▸ 蘆葦
▸ 綸組節束
▸ 粒子束武器
▸ 粒米束薪
▸ 斂手束腳
▸ 斂束
▸ 枯葦
▸ 卷甲束兵
▸ 鈞金束矢
▸ 窘束
▸ 局束
▸ 久束溼薪
▸ 拘束
▸ 卷束
▸ 劫束
▸ 結束語
▸ 解束
▸ 結葦
▸ 結束
▸ 結束語句
▸ 矜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