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兵的意思
注音 ㄓˋ ㄅ一ㄥ
拼音 zhì bīng
基本釋義
⒈ 古指在秋季進行的練兵儀式。後泛指練兵或治軍。
⒉ 出兵作戰。
治兵「ㄓˋ ㄅ一ㄥ」
⒈ 治理軍務。
引《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吾自徵東以來,息歇六年,治兵繕甲,皆已完備。」
⒉ 出兵。
引《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楚子將圍宋,使子文治兵於睽。」
引證解釋
⒈ 古指在秋季進行的練兵儀式。後泛指練兵或治軍。
引《周禮·夏官·大司馬》:“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陳。”
孫詒讓 正義:“中秋教治兵者,秋習兵之法也。”
《三國志·魏志·辛毗傳》:“竊聞 諸葛亮 講武治兵,而 孫權 市馬 遼東,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官人久於其職》:“古之治兵者,必治賦;古之治民者,必籌兵。”
郭沫若 《集外·蒐苗的檢閱》:“例如我們 中國 的 周 代,在一年四季裡也都是有軍事上的操練的,春天的叫作振旅,夏天的叫著拔舍,秋天的叫著治兵,冬天的叫著大閱。”
⒉ 出兵作戰。
引《國語·晉語四》:“晉 楚 治兵,會於中原,其避君三舍。”
韋昭 注:“治兵,謂征伐。”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汾水》:“春秋 宣公 十五年, 秦桓公 伐 晉,晉侯 治兵於 稷,以略 狄 土是也。”
▸ 繕甲治兵
▸ 詰戎治兵
▸ 練兵
▸ 老兵
▸ 帶兵
▸ 兵馬俑
▸ 三頭政治
▸ 人治
▸ 仁義之兵
▸ 任兵
▸ 撒豆成兵
▸ 驅兵
▸ 上兵
▸ 人兵
▸ 人心思治
▸ 權兵
▸ 群治
▸ 上兵伐謀
▸ 刪治
▸ 繕甲厲兵
▸ 清治
▸ 繕治
▸ 窮治
▸ 祛治神明
▸ 勤兵黷武
▸ 繕兵
▸ 輕卒銳兵
▸ 全民皆兵
▸ 擅兵
▸ 喬治島
▸ 上等兵
▸ 勤務兵
▸ 強將之下無弱兵
▸ 秦始皇陵兵馬俑
▸ 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