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ㄥ ㄉㄠˋ

拼音 qīng dào

基本釋義

⒈  打掃街道;掃除路障。

clean the street;

⒉  古代帝王或官吏外出時,使人在前引路,驅散行人。

前驅清道。——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clean up the road;


英文 to clean the street, to clear the road (i.e. get rid of people for passage of royalty or VIP)​

法語 nettoyer la rue, dégager la route

國語辭典修訂本

清道「ㄑ一ㄥ ㄉㄠˋ」

⒈  清淨無為的道理。

《淮南子·原道》:「是故聖人守清道而抱雌節,因循應變。」

⒉  舊時帝王或官員出行時,需清除道路,驅散行人,稱為「清道」。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後馳,猶時有銜橛之變。」
南朝梁·沈約〈齊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揚悲笳而啟路。」

⒊  掃除道路。

如:「清道夫」。

引證解釋

⒈  清淨無為之道。

《文子·道原》:“故聖人隨時而舉事,因資而立功,守清道,拘雌節,因循而應變,常後而不先。”
《淮南子·原道訓》:“聖人守清道而抱雌節,因循應變。”

⒉  又稱淨街。清除道路,驅散行人。舊時常於帝王、官員出行時行之。

《尉繚子·將會》:“將軍入營,即閉門清道。有敢行者,誅。”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後馳,猶時有銜橛之變。”
南朝 樑 沉約 《齊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揚悲笳而啟路。”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粵民義師》:“市人譁而言曰:‘官方清道以迎洋鬼,其以吾民為魚肉也!’”
魯迅 《準風月談·“推”的餘談》:“這類人物一闊氣,出來的時候是要‘清道’的。”

⒊  清掃街道。

如: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