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掣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ㄢ ㄔㄜˋ
拼音 qiān chè
基本釋義
⒈ 牽制;影響使不能自由行動。
例互相牽掣。
英hold up; check;
牽掣「ㄑ一ㄢ ㄔㄜˋ」
⒈ 牽拉。
引《孔子家語·卷七·五刑解》:「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聞而譴發,則白冠釐纓,盤水加劍,造乎闕而自請罪,君不使有司執縛牽掣而加之也。」
⒉ 牽纏受制,行動不能自由。也作「牽制」。
引《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髦紀》:「或沒 命戰場,冤魂不反;或牽掣虜手,流離異域。」
引證解釋
⒈ 牽拉;牽制。
引《孔子家語·五刑》:“是故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聞而譴發,則白冠釐纓,盤水加劍,造乎闕而自請罪,君不使有司執縛牽掣而加之也。”
《法苑珠林》卷十二:“百千狐狼牽掣食之,命終之後生畜生中。”
《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許遠傳贊》:“﹝ 張巡、許遠 ﹞以疲卒數萬,嬰孤墉,抗方張不制之虜,鯁其喉牙,使不得搏食東南,牽掣首尾,豗潰 樑 宋 間。”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近代治 河 總為漕運牽掣,以致兩難。”
峻青 《秋色賦·故鄉雜憶》:“戰士們欣喜著自己牽掣了敵人的兵力,給友鄰部隊減少了負擔。”
⒉ 制約,約束。
引《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洮西 之戰,至取負敗,將士死亡,計以千數,或沒命戰場,寃魂不反;或牽掣虜手,流離異域。”
▸ 肉袒牽羊
▸ 驅雷掣電
▸ 牽弋
▸ 牽引力
▸ 牽役
▸ 牽曳
▸ 牽引附會
▸ 牽鑿
▸ 牽羊
▸ 牽摘
▸ 牽持
▸ 牽黃犬
▸ 牽衣肘見
▸ 牽強附合
▸ 牽牛
▸ 牽弓
▸ 牽引
▸ 牽雜
▸ 牽掌
▸ 牽衣
▸ 牽吟
▸ 牽心掛腸
▸ 牽繫
▸ 牽罣
▸ 牽染
▸ 牽縶
▸ 牽陷
▸ 牽物
▸ 鉗掣
▸ 牽援
▸ 牽船
▸ 牽牛星
▸ 牽羊擔酒
▸ 牽心
▸ 牽羊把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