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一幟的意思
注音 ㄉㄨˊ ㄕㄨˋ 一 ㄓˋ
拼音 dú shù yī zhì
基本釋義
⒈ 獨自打起一面旗號。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格。
例在更為人們熟悉的樂曲中奏鳴曲是沒有獨樹一幟的。
英fly one's own colors; develop a school of one's own;
相似詞
自成一家 獨闢蹊徑 別具一格 與眾不同 獨豎一幟 異軍突起 匠心獨運 獨具匠心 別樹一幟 標新立異 自我作古
相反詞
如出一轍 述而不作 依樣葫蘆 亦步亦趨 如法炮製 傍人門戶 蹈常襲故 依樣畫葫蘆 步人後塵 矮人觀場 人云亦云 矮子看戲
國語辭典簡編本
獨樹一幟「ㄉㄨˊ ㄕㄨˋ ㄧ ㄓˋ (變)ㄉㄨˊ ㄕㄨˋ ㄧˊ ㄓˋ」
比喻自成一家,獨具風格。
造句這家飯店的裝潢獨樹一幟,吸引許多旅客投宿。
獨樹一幟「ㄉㄨˊ ㄕㄨˋ 一 ㄓˋ」
⒈ 幟,旗幟。獨樹一幟比喻自成一家,獨具風格。
引《孽海花·第三回》:「拿經史百家的學問,全納入在時文裡面,打破有明以來江西派和雲間派的門戶,獨樹一幟。」
近標新立異 自成一家
反人云亦云
引證解釋
⒈ 單獨樹立一面旗幟。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家。
引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歐公 學 韓 文,而所作文全不似 韓,此八家中所以獨樹一幟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這時候,凡是要獨樹一幟的,總打著憎惡‘庸俗’的幌子。”
馬南邨 《燕山夜話·大膽練習寫字》:“大家都很熟識的 黃山谷 的書法,在 宋 代要算是獨樹一幟的了。”
▸ 獨豎一幟
▸ 別樹一幟
▸ 自樹一幟
▸ 獨樹
▸ 獨霸一方
▸ 獨善一身
▸ 獨具一格
▸ 獨當一面
▸ 獨出一時
▸ 獨步一時
▸ 別樹一旗
▸ 獨一無二
▸ 獨一
▸ 獨梪樹
▸ 拔幟樹幟
▸ 樹幟
▸ 一花獨放
▸ 一樹百穫
▸ 槐樹
▸ 獨生
▸ 如出一口
▸ 日慎一日
▸ 三自一包
▸ 三一回五一回
▸ 三獨坐
▸ 日甚一日
▸ 神樹
▸ 榕樹
▸ 日復一日
▸ 邵伯樹
▸ 刃樹劍山
▸ 融合為一
▸ 人手一冊
▸ 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