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意思
注音 ㄓ ㄒ一ㄥˊ ㄏㄜˊ 一
拼音 zhī xíng hé yī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國語辭典簡編本
知行合一「ㄓ ㄒㄧㄥˊ ㄏㄜˊ ㄧ」
明朝王守仁所倡的學說。指知與行是同為一事,如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若知而不行,仍是未知。
造句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學說,是一位思想家、實行家。
知行合一「ㄓ ㄒ一ㄥˊ ㄏㄜˊ 一」
⒈ 明朝王守仁所倡的學說。指知與行是一事而非兩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知而不行,仍是未知。
引證解釋
⒈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引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只説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説一箇知,又説一箇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説箇知,方才行得……某今説箇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文匯報》1990.3.11:“從曉莊師範到山海工學團, 陶先生 一以貫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學做合一’,力求培養學生從整體上駕馭知識的能力。”
▸ 議行合一
▸ 知行統一觀
▸ 九合一匡
▸ 合一
▸ 天人合一
▸ 行合趨同
▸ 言行抱一
▸ 言行不一
▸ 言行若一
▸ 政教合一
▸ 知行
▸ 融合為一
▸ 千載一合
▸ 略知一二
▸ 貌合行離
▸ 困知勉行
▸ 合兩為一
▸ 合行
▸ 合法行為
▸ 合而為一
▸ 合二為一
▸ 孤行一意
▸ 風行一世
▸ 風行一時
▸ 半解一知
▸ 尚堪一行
▸ 盛行一時
▸ 生知安行
▸ 聞一知二
▸ 聞一知十
▸ 未知萬一
▸ 無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