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而不露的意思
注音 ㄇ一ˋ ㄦˊ ㄅㄨˋ ㄌㄨˋ
拼音 mì ér bù lù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嚴守祕密,不肯吐露。
祕而不露「ㄇ一ˋ ㄦˊ ㄅㄨˋ ㄌㄨˋ」
⒈ 隱密而不表現於行動。
引《三國志·卷一四·魏書·董昭傳》:「祕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
近祕而不洩 祕而不宣
引證解釋
⒈ 嚴守祕密,不肯吐露。
引《三國志·魏志·董昭傳》:“祕而不露,使 權 得志,非計之上。”
亦作“祕而不言”。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七:“張騁 所乘牛忽言曰:‘……歸何早也?’ 騁 益憂懼,祕而不言。”
▸ 祕而不言
▸ 祕而不宣
▸ 祕而不洩
▸ 柔而不犯
▸ 群而不黨
▸ 鍥而不捨
▸ 涅而不緇
▸ 涅而不渝
▸ 泥而不滓
▸ 涅而不淄
▸ 歿而不朽
▸ 磨而不磷
▸ 迷而不返
▸ 迷而不反
▸ 密而不宣
▸ 苗而不秀
▸ 滿而不溢
▸ 沒而不朽
▸ 忙而不亂
▸ 廉而不劌
▸ 樂而不淫
▸ 樂而不荒
▸ 勞而不怨
▸ 樂而不厭
▸ 勞而不獲
▸ 老而不死
▸ 困而不學
▸ 可一而不可再
▸ 可望而不可及
▸ 可望而不可即
▸ 譎而不正
▸ 久而不匱
▸ 久而不聞其香
▸ 靜不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