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鮀之佞的意思
注音 ㄓㄨˋ ㄊㄨㄛˊ ㄓ ㄋ一ㄥˋ
拼音 zhù tuó zhī nìng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祝鮀,春秋衛人,能言善辯,或謂其善以巧言媚人,後因以為佞人的典型。
引證解釋
⒈ 祝鮀,春秋 衛 人,能言善辯,或謂其善以巧言媚人,後因以為佞人的典型。
引《論語·雍也》:“不有 祝鮀 之佞,而有 宋朝 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晉書·王沉傳》:“達幽隱之賢,去 祝鮀 之佞。”
明 歸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為本》:“孔子 生於 周 末,褒 史魚 之直,惡 祝鮀 之佞,思史之闕文,而稱 周公 之訓,其所感者深矣。”
▸ 麥丘之祝
▸ 燒眉之急
▸ 桑弧之志
▸ 三遷之教
▸ 三寸之舌
▸ 三尺之木
▸ 容身之地
▸ 三藩之亂
▸ 三敗之辱
▸ 三年之畜
▸ 弱冠之年
▸ 人之水鏡
▸ 三侯之章
▸ 容膝之地
▸ 唼佞
▸ 日昃之勞
▸ 三夫之言
▸ 山谷之士
▸ 若之何
▸ 攘人之美
▸ 人中之龍
▸ 社稷之器
▸ 山海之味
▸ 畎畝之忠
▸ 人滿之患
▸ 入幕之賓
▸ 卻之不恭
▸ 壬佞
▸ 泉石之樂
▸ 仁義之師
▸ 犬馬之命
▸ 裘葛之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