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帖的意思
注音 ㄅ一ㄥˇ ㄊ一ㄝˇ
拼音 bǐng tiě
基本釋義
⒈ 舊時老百姓向官府或官員向上司報告、請示的帖子。
英pitition;
稟帖「ㄅ一ㄥˇ ㄊ一ㄝˇ」
⒈ 古代下對上所有請求或報告的文書。
引《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也罷,我們將此事敘一個簡明的稟帖,稟明上臺,看上臺如何批下來,我們遵照辦理就是了。」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稟帖”。舊時民眾或下級呈官府的文書。
引《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因把他這些話,又寫了一個稟帖,稟按察使。”
《紅樓夢》第一百回:“即寫了稟帖,安慰了 賈政。”
沈從文 《泥塗》:“好把請願稟帖送到區裡去。”
樑斌 《紅旗譜》四十:“縣長給省政府上了稟帖,說 馮老蘭 ‘玩忽國法,抗交稅款’。”
▸ 汝帖
▸ 泉帖
▸ 券帖
▸ 全帖
▸ 請帖
▸ 權帖
▸ 秦郵帖
▸ 羌帖
▸ 錢帖
▸ 啟稟
▸ 乞米帖
▸ 契帖
▸ 氣稟
▸ 七觀帖
▸ 破帖
▸ 譜帖
▸ 平復帖
▸ 平帖
▸ 批帖
▸ 批稟
▸ 籤帖
▸ 寧帖
▸ 凝帖
▸ 年帖
▸ 票帖
▸ 匿名帖
▸ 泥金帖子
▸ 匿名揭帖
▸ 名帖
▸ 俛首帖耳
▸ 面稟
▸ 密稟
▸ 墨帖
▸ 祕閣續帖
▸ 摹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