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正的意思
注音 ㄒ一ㄢˋ ㄓㄥˋ
拼音 xiàn zhèng
基本釋義
⒈ 官名。周時為地官之屬,位次遂大夫。遂有五縣,縣正掌一縣政令徵比。
⒉ 官名。隋煬帝時,將縣尉改為縣正。
引證解釋
⒈ 官名。 周 時為地官之屬,位次遂大夫。遂有五縣,縣正掌一縣政令徵比。
引《周禮·地官·縣正》:“縣正各掌其縣之政令徵比。”
⒉ 官名。 隋煬帝 時,將縣尉改為縣正。
引《隋書·百官志下》:“煬帝 即位,多所改革……改郡贊務為丞,位在通守下,縣尉為縣正。”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漢 長安 有四尉, 晉 洛陽 有六尉, 隋 改縣尉為縣正。”
▸ 縣正堂
▸ 潤正
▸ 任正
▸ 芟正
▸ 少正
▸ 人正
▸ 曲縣
▸ 權縣
▸ 取正
▸ 遒正
▸ 權正
▸ 秋縣
▸ 詮正
▸ 求正
▸ 刪正
▸ 窮正
▸ 請正
▸ 清縣
▸ 去邪歸正
▸ 秦正
▸ 僑縣
▸ 峭正
▸ 清源正本
▸ 強正
▸ 恰正
▸ 切正
▸ 清正
▸ 遷正黜色
▸ 棄邪歸正
▸ 清正廉明
▸ 清正廉潔
▸ 棄邪從正
▸ 清廉正直
▸ 清原正本
▸ 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