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馬城的意思
注音 一ㄤˊ ㄇㄚˇ ㄔㄥˊ
拼音 yáng mǎ chéng
基本釋義
⒈ 古時為防守禦敵而在城外築的類似城圈的工事。
羊馬城「一ㄤˊ ㄇㄚˇ ㄔㄥˊ」
⒈ 在城外離城十步的壕溝內,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牆,稱為「羊馬城」。
引證解釋
⒈ 古時為防守禦敵而在城外築的類似城圈的工事。
引《通典·兵五》:“於城外四面壕內,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牆,謂之羊馬城。”
亦作“羊馬垣”、“羊馬牆”。 《舊五代史·梁書·朱珍傳》:“既破羊馬垣,遇雨班師。”
《宋史·劉錡傳》:“錡 傳城築羊馬垣,穴垣為門。”
《明史·高名衡傳》:“周 王 恭枵 募民築羊馬牆,堅厚如高岸。”
▸ 馬城
▸ 巴拿馬城
▸ 羊馬垣
▸ 羊馬牆
▸ 馬羊劫
▸ 馬願如羊
▸ 馬頭羊
▸ 失馬亡羊
▸ 五城兵馬
▸ 問羊知馬
▸ 五羊城
▸ 羊城
▸ 落馬
▸ 勒馬
▸ 牧羊
▸ 馬嘶
▸ 兵馬俑
▸ 舍策追羊
▸ 軟裘快馬
▸ 駛馬
▸ 肉袒牽羊
▸ 入馬
▸ 如狼牧羊
▸ 神羊
▸ 人強馬壯
▸ 戎馬倉皇
▸ 戎馬生涯
▸ 榕城
▸ 戎馬劻勷
▸ 人馬平安
▸ 肉馬
▸ 任城
▸ 塞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