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蟹目蝦的意思

注音 ㄈㄨˋ ㄒ一ㄝˋ ㄇㄨˋ ㄒ一ㄚ

拼音 fù xiè mù xiā

基本釋義

⒈  《文選·郭璞〈江賦〉》:“璅蛣腹蟹,水母目蝦。”李善注:“《南越志》:'璅蛣,長寸餘,大者長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莢,合體共生,俱為蛣取食。'又曰:'海岸間頗有水母,東海謂之?,正白,濛濛如沫,生物有智識,無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蝦依隨之,蝦見人則驚,此物亦隨之而沒。'”後以“腹蟹目蝦”比喻自己沒有獨立主張而一味依附他人。

引證解釋

⒈  後以“腹蟹目蝦”比喻自己沒有獨立主張而一味依附他人。

《文選·郭璞〈江賦〉》:“璅蛣腹蟹,水母目蝦。”
李善 注:“《南越志》:‘璅蛣,長寸餘,大者長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莢,合體共生,俱為蛣取食。’又曰:‘海岸間頗有水母......正白,濛濛如沫,生物有智識,無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蝦依隨之,蝦見人則驚,此物亦隨之而沒。’”
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吾百思不得其解,姑文其言曰:崇古保守之念重而已。吾不敢妄謗前輩,然吾祝我國今後之學界,永絶此等腹蟹目蝦之遺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