荑稗的意思
注音 一ˊ ㄅㄞˋ
拼音 yí bài
基本釋義
⒈ 荑、稗為二草名,似禾,實比谷小,亦可食。荑,通“稊”。
引證解釋
⒈ 荑、稗為二草名,似禾,實比穀小,亦可食。荑,通“稊”。
引《孟子·告子上》:“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
明 高攀龍 《重鍥<近思錄>序》:“植五穀者,下種既真,培之溉之,熟可計時而待;匪是,是種荑稗而欲其為五穀也。”
清 唐孫華 《愷功侍讀用予贈夏重原韻有詩寄懷次韻答之》:“驅車 齊 魯 郊,平田半荑稗。”
▸ 芟荑
▸ 雀稗
▸ 柔荑
▸ 清稗類鈔
▸ 輕荑
▸ 偏稗
▸ 蒲稗
▸ 艿稗
▸ 留荑
▸ 枯荑
▸ 精稗
▸ 嬌荑
▸ 含荑
▸ 谷稗
▸ 丹荑
▸ 穇稗
▸ 秕稗
▸ 稗子
▸ 稗政
▸ 稗野
▸ 稗小
▸ 稗稊
▸ 稗說瑣語
▸ 稗說
▸ 稗士
▸ 稗史
▸ 稗實
▸ 稗沙門
▸ 稗人
▸ 稗糲
▸ 稗記
▸ 稗官野史
▸ 稗官小說
▸ 稗官詞
▸ 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