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言的意思
注音 ㄒㄨ 一ㄢˊ
拼音 xū yán
基本釋義
⒈ 不真實的話。
例虛言妄語。
英unreal words;
國語辭典簡編本
虛言「ㄒㄩ ㄧㄢˊ」
造假或不切實際的言辭。
造句在法庭上,不論被告或證人,都被要求說實話,不可有半點虛言。
虛言「ㄒㄨ 一ㄢˊ」
⒈ 不切實際的言辭。
引《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老夫當日認假為真,雖妻子跟前不敢說破,其實所稱八拜為交,皆虛言耳。」
引證解釋
⒈ 空話;假話。
引《老子》:“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史記·遊俠列傳》:“由此觀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侯之門仁義存’,非虛言也。”
唐 李鹹用 《猛虎行》:“猛虎不怯敵,烈士無虛言。”
明 徐渭 《宴遊西郊詩序》:“乃若蒟醬木凳之雲,無非實事;朱卿侯家之引,並非虛言。”
⒉ 指空說,空講。
引《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成都 危在旦夕,公何不應天順人,仗義來歸? 艾 當表公為 琅琊王,以光耀祖宗,決不虛言。”
明 高啟 《木蘭花慢·過城東廢第》詞:“虛言地久天長,回首已斜陽。”
▸ 空言虛語
▸ 空言虛辭
▸ 浮言虛論
▸ 溢言虛美
▸ 傷言扎語
▸ 善言
▸ 少言寡語
▸ 仁言利博
▸ 人言
▸ 軟語溫言
▸ 三夫之言
▸ 善言不入耳
▸ 仁言利溥
▸ 訒言
▸ 軟言
▸ 日試萬言
▸ 人言籍籍
▸ 善言暖於布帛
▸ 人言不足恤
▸ 仁言
▸ 人言可畏
▸ 撒詐搗虛
▸ 人言鑿鑿
▸ 饒言
▸ 人言嘖嘖
▸ 人言藉藉
▸ 人權宣言
▸ 詮言
▸ 群言
▸ 曲言
▸ 丘虛
▸ 群言堂
▸ 宂言
▸ 清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