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虵的意思
注音 ㄆㄢˊ ㄕㄜˊ
拼音 pán shé
基本釋義
⒈ 亦作“蟠蛇”。
⒉ 盤曲的蛇。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蟠蛇”。盤曲的蛇。
引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朱道士 者, 太和 八年,常遊 廬山,憩於澗石,忽見蟠虵如堆繒錦,俄變為巨龜。訪之山叟,雲是元武。”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三節:“不見夫花匠乎?以松柏之健勁,而能蟠屈繚糾之,使如盤、如梯……如臥獸,如蟠蛇,何也?自其勾萌莖達之時而戕賊之也。”
▸ 蚺虵
▸ 屈蟠
▸ 虯蟠
▸ 青虵
▸ 潛蟠
▸ 蟠虯
▸ 蟠根
▸ 蟠互
▸ 蟠癭
▸ 蟠道
▸ 蟠幽
▸ 蟠桃
▸ 蟠泥
▸ 蟠攫
▸ 蟠固
▸ 蟠蜿
▸ 蟠薄
▸ 蟠滿
▸ 蟠委
▸ 蟠拏
▸ 蟠伏
▸ 蟠桃宴
▸ 蟠曲
▸ 蟠螭趺
▸ 蟠株
▸ 蟠亙
▸ 蟠龍釵
▸ 蟠際
▸ 蟠青叢翠
▸ 蟠桃嘉會
▸ 蟠礴
▸ 蟠螭紋
▸ 蟠錯
▸ 蟠虺紋
▸ 蟠根錯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