誑豫的意思
注音 ㄎㄨㄤˊ ㄩˋ
拼音 kuáng yù
基本釋義
⒈ 欺騙;欺詐。
引證解釋
⒈ 欺騙;欺詐。
引《周禮·地官·司市》“平肆展成奠賈” 漢 鄭玄 注:“整勑會者,使定物賈,防誑豫也。”
賈公彥 疏:“恐有豫為誑欺,故云防誑豫。”
王引之 《經義述聞·周官上》:“賈 未解豫字之義,故云‘豫為誑欺’。如 賈 説,則當言豫誑,不當言誑豫也。今案豫亦誑也。 《晏子·問篇》曰:‘公市不豫,宮室不飾。’《鹽鐵論·力耕篇》曰:‘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緻牢而不偽。’不豫謂不誑也。又《禁耕篇》曰:‘教之以禮,則工商不相豫。’謂不相誑也。連言之則曰誑豫矣。”
章炳麟 《俞先生傳》:“治小學不摭 商 周 彝器,曰:‘ 歐陽修 作《集古録》,金石始萌芽,摧略可採。其後多巫史誑豫為之。’”
▸ 撒誑
▸ 秋豫
▸ 親豫
▸ 謙豫
▸ 清豫
▸ 潛豫
▸ 欺誑
▸ 欺天誑地
▸ 欺心誑上
▸ 鳴豫
▸ 龐豫
▸ 冥豫
▸ 茂豫
▸ 流誑
▸ 陵誑
▸ 劉豫州
▸ 兩豫
▸ 誑飾
▸ 誑亂
▸ 誑騙
▸ 誑話
▸ 誑誕
▸ 誑謾
▸ 誑告
▸ 誑詞
▸ 誑瞞
▸ 誑惑
▸ 誑欺
▸ 誑丐
▸ 誑賞
▸ 誑幻
▸ 誑世
▸ 誑報
▸ 誑赫
▸ 誑時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