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議的意思
注音 ㄩˋ 一ˋ
拼音 yù yì
基本釋義
⒈ 參與計議。
引證解釋
⒈ 參與計議。
引《後漢書·周榮傳》:“﹝ 周景 ﹞以豫議定策立 靈帝,追封 安陽鄉侯。”
晉 袁巨集 《三國名臣序贊》:“論時則民方塗炭,計能則莫出 魏武,故委麵霸朝,豫議世事。”
《南史·齊晉安王子懋傳》:“晉安 舉義兵,僕實豫議。”
《清史稿·職官志二》:“康熙 二十九年,命左都御史 馬齊 同理藩院尚書 阿喇尼 列議政大臣。故事,二院長官俱不豫議政,豫議自此始。”
▸ 姍議
▸ 群議
▸ 曲議
▸ 容當後議
▸ 秋豫
▸ 權議
▸ 清議
▸ 清議不容
▸ 清議堂
▸ 親豫
▸ 謙豫
▸ 僉議
▸ 竊竊私議
▸ 切議
▸ 清豫
▸ 竊議
▸ 竊語私議
▸ 潛豫
▸ 濮議
▸ 評議
▸ 平議
▸ 峭論鯁議
▸ 品議
▸ 旁議
▸ 擬議
▸ 鳴豫
▸ 謀議
▸ 末議
▸ 謬議
▸ 密議
▸ 面議
▸ 廟議
▸ 龐豫
▸ 冥豫
▸ 茂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