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的意思
注音 ㄒㄨㄣˋ ㄌㄟˊ ㄅㄨˋ ㄐ一ˊ 一ㄢˇ ㄦˇ
拼音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詞性 形容詞
基本釋義
⒈ 雷聲驟響,來不及捂住耳朵。比喻事情發生得過於突然,使人防不勝防。
英sudden; as sudden as lightening; sudden peal of thunder leaves no time for covering ears;
國語辭典簡編本
迅雷不及掩耳「ㄒㄩㄣˋ ㄌㄟˊ ㄅㄨˋ ㄐㄧˊ ㄧㄢˇ ㄦˇ」
比喻事發突然,令人防備不及。
造句警方包圍嫌犯藏匿的地方,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況下,將他緝捕歸案。
迅雷不及掩耳「ㄒㄨㄣˋ ㄌㄟˊ ㄅㄨˋ ㄐ一ˊ 一ㄢˇ ㄦˇ」
⒈ 雷聲突然響起,令人來不及掩住耳朵。比喻行動迅速,令人防備不及。也作「疾雷不及塞耳」、「疾雷不及掩耳」。
引《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然後以得勝之兵,掩諸侯之後,出其不意,彼前後受敵,一戰乃成擒耳。正所謂『迅雷不及掩耳』,此誠不出世之功也。」
- 成語解釋迅雷不及掩耳
引證解釋
⒈ 比喻動作或事件突然而來,不及防備。
引《晉書·石勒載記上》:“出其不意,直衝 末柸 帳,敵必震惶,計不及設,所謂迅雷不及掩耳。”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陳侍御奏摺》:“迅雷不及掩耳,最為制勝要訣,亦何至一敗之後,絶口不言兵。”
鄒韜奮 《經歷》四一:“我們對於這種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都有些氣憤,雖則我們都很鎮定。”
▸ 捷雷不及掩耳
▸ 疾雷不及掩耳
▸ 疾雷不暇掩耳
▸ 疾雷不及塞耳
▸ 如恐不及
▸ 竊鐘掩耳
▸ 迫不及待
▸ 馬塵不及
▸ 慮不及遠
▸ 力所不及
▸ 來不及
▸ 疾霆不暇掩目
▸ 急不及待
▸ 疾風迅雷
▸ 悔之不及
▸ 雞不及鳳
▸ 後悔不及
▸ 過猶不及
▸ 過不及
▸ 趕不及
▸ 乾打雷不下雨
▸ 罰不及嗣
▸ 惡言不入於耳
▸ 防不及防
▸ 盜鐘掩耳
▸ 等不及
▸ 盜鈴掩耳
▸ 措手不及
▸ 湊手不及
▸ 猝不及防
▸ 春風不入驢耳
▸ 不及之法
▸ 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