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案的意思
注音 ㄋ一ˋ ㄢˋ
拼音 nì àn
基本釋義
⒈ 指叛逆的案件。
⒉ 特指明末魏忠賢閹黨案。明天啟年間宦官魏忠賢專權,政治極端腐敗,屢興大獄,殺戮東林黨人。天啟七年(1627年)思宗即位,責令魏忠賢自殺。崇禎二年(1629年)又釋出詔書,定逆案,將黨附魏忠賢諸人,分為六等;重者處死,輕者終身不用。南明弘光時,馬士英、阮大鋮當國,重翻此案,並打擊東林黨人以事報復。
引證解釋
⒈ 指叛逆的案件。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只因有逆案兩人,乃禮部主事 周鑣 、按察副使 雷縯祚,馬 阮 挾仇,必欲置之死地。”
清 樑章鉅 《浪跡三談·古田逆案》:“少時熟聞裡中故老談 古田縣 逆案,其事在 康熙 之末,當時尚能舉其里居姓氏,今則忘之矣。”
⒉ 特指 明 末 魏忠賢 閹黨案。 明 天啟 年間宦官 魏忠賢 專權,政治極端腐敗,屢興大獄,殺戮東林黨人。 天啟 七年(1627年) 思宗 即位,責令 魏忠賢 自殺。 崇禎 二年(1629年)又釋出詔書,定逆案,將黨附 魏忠賢 諸人,分為六等;重者處死,輕者終身不用。 南明 弘光 時, 馬士英、阮大鋮 當國,重翻此案,並打擊東林黨人以事報復。
▸ 舊案
▸ 方案
▸ 拍案
▸ 白案
▸ 三榜定案
▸ 三曹對案
▸ 阮生據案
▸ 三案
▸ 肉案
▸ 曲逆
▸ 窮凶極逆
▸ 驅逆
▸ 染逆
▸ 繩案
▸ 請逆
▸ 喬公案
▸ 琴案
▸ 去逆效順
▸ 去順效逆
▸ 欽案
▸ 竊案
▸ 棄逆歸順
▸ 齊眉案
▸ 齊眉舉案
▸ 青玉案
▸ 破案
▸ 批逆龍鱗
▸ 批其逆鱗
▸ 批逆鱗
▸ 搶劫案
▸ 判案
▸ 起案
▸ 拍案叫絕
▸ 拍板定案
▸ 搶案